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财经大学财政学(含税制)之财政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的规模水平。

【答案】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取决于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殊国情等多种因素,没有一种统一的和绝对的标准,也不可能有一种精确的模型来测算每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水平。一般也只能是采用同本国自身的纵向比较和同国际的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财政收入规模的发展趋势,作为合理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参考值,最终仍然需要根据本国的国情通过政治程序来确定。

我国改革开放前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民收入分配实行统收统支体制,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较高,最高年份曾达 (1960年),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所以市场化

的水平,改革以后有所下降是必然的,只不过是下降的速度过快了一些。目前已经回升到接近

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仅就预算内财政收入的规模而言,目前仍处于偏低的水平,既低于发达国家,也还略低于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比较必须考虑目前统计口径的差异。主要是发达国家财政收入中社会保障类收入所占的比重较大,而我国的社会保障收入仍未全部纳入预算内收入统计。

分析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不能仅分析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因为还存在规模不小的预算外收入。所以,当我们从全部政府收入来分析政府收入占GDP 的比重时,则应包括预算内财政收入、预算外收人、中央政府基金收入、社会保障收入、列收列支的企业亏损补贴和制度外收入等。如果按我国当前全部政府收入占GDP 的比重来估算,实际上已经接近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收入规模的水平,也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比较低的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水平,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当前的财政收入规模虽然仍存在继续提高的余地,但继续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

2. 什么叫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案】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依据客观经济规律,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称。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2)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在财政政策体系中具有决定意义。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收入公平分配。

是否还要继续上升,或者说什么水平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合理水平,这是我国当前需要思考和

(3)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政府所选择的用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手段。一定的财政政策工具构成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它必须是为实现政策目标所需要的,可以影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而且能够为政府直接控制。财政政策工具一般可分为三大类: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国家预算。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和国债。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支付。

对于财政政策目标来说,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各种政策工具之间可能产生相互冲突,从而抵消财政政策的效果。

3. 简析财政补贴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财政补贴指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由此,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做一种重要的调节经济手段。

财政补贴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表现在: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人们的需求客观上有一个结构,决定这个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①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

②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一般来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高,需求越小。既然价格的高低可以影响需求结构,那么,能够影响价格水平的财政补贴便具有影响需求结构的作用。

(2)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企业购进产品的价格(供给价格或销售价格加补贴),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

(3)财政补贴可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对科学研究的补贴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证。一般来说,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由私人部门去承担更有效率,然而任何一项有突破性的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成果都会对许多领域产生影响,比如电子科研与开发的投入很多,成功率却很低,而且从事研究、开发的机构和个人不可能获得全部的收益,而财政给予补贴,可以降低研究与开发成本,缓解风险,实际上是将外部效应内在化,从而推进科研与开发的开展。

4. 如何评价《马约》规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参考值的政策效应?

【答案】当谈到防范财政风险和债务危机时,人们总会提到赤字率、债务率,根据这两个指标来判断国家财政状况,而作为判断的参考标准就是欧盟于1992年制定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规定的赤字率3%、债务率60%。那么,应当如何看待《马约》参考值的效应?

(1)应当肯定,《马约》参考值是一种在经济正常运行条件下约束、协调和防范政府债务的有效措施。

《马约》当年设置参考值是为了在通货膨胀、利率及财政政策稳定方面加强协调管理,实现各成员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趋同效应。根据欧盟国家当时的经济运行情况,只要按赤字率3%和债务率60%的组合进行约束和协调,就可以保证欧盟经济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欧盟当时的

实践证明,这种约束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马约》参考值是不是绝对标准,其间存在一个波动的弹性区间,而实际债务率取决于赤字率与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动态。

比如,赤字率不变,经济增长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债务率则上升为75%,经济增长率下降两个百分点,债务率则上升为100%,反过来说,经济增长率不变,赤字率上升一个百分点,债务率上升为80%,赤字率上升两个百分点,债务率上升为100%.

(3)《马约》参考值是约束和防范债务危机的措施,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治理债务危机的根本措施。

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纯粹的债务危机,因为债务来自赤字,而赤字来自经济衰退,债务危机不过是经济危机或全面金融危机的表现和结果,债务危机是根源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 只要经济态势是增长的,政府信誉没有丧失,就不会出现债务危机,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单纯依靠削减债务是无能为力的,根本出路则是消除经济危机的根源。

5. 试作图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答案】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胜和非竞争性,所有个人对公共物品愿意支付的价格等于每个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的总和,因此,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通过垂直相加求得,如图所示

是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D 是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曲

线可以用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来表示,如图所示的S 曲线,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公共物品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图中的均衡产量Q 是社会有限资源下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产量,价格P 等于边际成本。

图 数量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6. 试述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答案】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和间接税影响居民的储蓄倾向及全社会的储蓄率。对个人所得是否征税及征收多少,会影响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并最终影响个人的储蓄率。

(1)在对储蓄利息所得不征税的情况下

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储蓄只有收入效应,即征收个人所得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