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自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现代教育技术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教学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建构。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却走入了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在课堂上,对课件的过分依赖使得教师不能够灵活应变,做不到因材施教,也放弃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于花哨的多媒体课件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忽略了文本阅读和朗读;过量地使用影音素材限制了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养成;固定不变的教学课件严重地扼杀了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盲目增大的教学容量让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接受和消化。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原因有二:一是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它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容和相对独特的形式,这种独特性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真切的交流(既包括语言交流,也包括文字交流和情感交流),语文课堂学习是对文本内容的再创造,是课外学习延伸的方法和准备,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不可重复的教学过程;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当,这主要体现在使用者并不能准确地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和语文的学科特点,不能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在具体应用时矛盾不断。这样就在教学中忽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为应用而应用,一味追求新、奇、美,而严重脱离了教学和学生本身。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以下策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辅助语文课堂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保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立足于文本;在人机对话中引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情感交融。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是一把十足的“双刃剑”,它在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为语文课堂教学增色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将会对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以及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在具体应用中做到趋利避害,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课堂教学 误区 结合原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