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研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课堂、学习兴趣、情感、新课程改革

  摘要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适应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教育教学进行了反思和创新,情境教学正是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出一定的具体场景或现场氛围,以引起学生兴趣,激起学生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根据教学需要来创设特定情境。情境教学的关键是创设的情境能够充分恰当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情境教学的过程就是以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为手段,将学习变成一个兴味盎然的、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一个能发挥、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一个能体验不同情感,形成积极价值观的过程。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情境教学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也适合初中历史的学科特点。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初中生的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它体现了新课程改革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和构建和谐的社会有积极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推广,也使历史课堂情境的创设更为便捷,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可以创设视觉直观情境,如:利用直观教具和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利用视觉效果创设环境辅助情境;甚至利用教师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创造情境。还可以制造听觉效果创设教学情境,如:利用各种声音创设知识情境;利用各种声音制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利用艺术的语言来创设具有感染力的历史情境、问题情境或活动情境;通过合适的评价等,创设出和谐的课堂学习情境等。还可以创设由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情境,在活动中感悟、学习和思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大部分时候各种类型的情境因素是相互交融、综合运用的,很多时候还会和现实热点问题或其它学科知识相结合,更进一步的创设情境,以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习。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直观易懂,激趣兴情,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减轻课堂参与障碍、帮助个性形成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必须遵守实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谐性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运用历史情境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教师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积极地研究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还要博览群书,多了解各科知识。教师也应该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更新知识,了解新生事物,才能变成课堂的引导者。情境教学要以境兴情,就要求教师首先充满激情、感性与理性并重。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是发展中的人。
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理解新课程必须深入实质,评价教学的成败主要要看学生的获取,而不是课堂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