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析智力的形式与发展过程中的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智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重要的,个体的智力是在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支配下由成熟和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致使智力得到发展。没有环境,遗传的作用是无法体现出来的;没有遗传作为最初的基础,环境无法产生影响。
⑴遗传因素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①在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是重要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智商相关最高,无血缘关系者之间的智商相关最低;生父母与生子女之间的智商比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相关高,这是因为前者包括遗传因素的作用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后者只包括环境因素的作用。
②遗传因素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是明显的。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条件。遗传对智力的发展作用存在年龄差异,它对智力的影响随年龄增大而减弱。
⑵环境因素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①环境指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般认为,大多数儿童的素质是相差不大的,其智力发展所以有差异则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所造成。
②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经常用个体后天智力的变化发展来说明。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从遗传所得到的潜在智力是不一样的,这种潜在智力开发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环境。
③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生产方式是影响智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产力影响经济生活、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从而影响人的智力发展。
④营养是影响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幼年的营养直接关系到智力的发展。这是因为营养不良会影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⑤社会生活条件对智力发展的决定作用,通常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教育在智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总之,智力的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起作用的,遗传为今后智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蓝图,提供了可能性,而这个蓝图是否会实现则依靠后天环境的作用,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共同协调智力的发展。
2. 举例说明诊断测验如何实现它的诊断功能?
【答案】(1)诊断测验
诊断测验主要用来测查学生在各个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学习的长处和弱点,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补救措施。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学习缓慢儿童的鉴别评定上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⑵举例说明诊断测验如何实现它的诊断功能
例如,对于学习障碍儿童的鉴别,由专家结合心理学测量知识,确定了明确的内容范围编制出一套测量儿童学习能力的试题,并且经过预测,表明该测量的各项统计学指标都良好。经过统一标准的施测情境,施测程序,指导语等,收集儿童的测验成绩,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心理特质的分布是呈现正态分布的,所以低于三个标准差的儿童可以认为其学习有问题,至于是否存在学习障碍,还需要医学鉴定等。
3. 概化理论D 研宄的目的是什么?D 研宄怎么进行?
【答案】D 研宄称为决策研究。D 研宄的目的是利用G 研宄的结果数据,在原设计的测验情境关系范围之内,分析比较各种可能的测验方案,测验工作者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可能的实施条件优选实际测验方案。
(1)D 研宄最终提供的是各种测验方案下的测验误差估计值。所谓各种测验方案都是在原设计方案采集的数据范围内,对测验情境关系做出各种不同的调整而得到的。
(2)D 研宄给出了两个比较优劣的误差指标:一个称作相对误差方差,一个称作绝对误差方差。相对误差方差是所有与测量目标有关的交互效应方差之和,绝对误差方差是除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之外的所有方差之和。
(3)在误差指标的基础上,D 研宄进一步给出了测验精度的两个综合指标:G 系数和系数,这两个系数
类似于经典理论中的信度,只是在概化理论中,同一测量目标可以有好多个测验信度,信度可随着测验的性质不同而不同,也随着测验情境关系的不同而不同。
(4)概化理论的效度可以在原测量设计的测验情境关系下,在D 研宄中应用G 研宄结果直接计算求取。若记和分别为i 侧面和〇侧面拟采用的新的水平数,以大写字母表示新的测验情境,则新情境下各期望均方的估计公式如下:
最后计算新测验情境下各误差方差和信度系数:
真分数方差:
相对误差方差:
绝对误差方差:
概化系数:
依存系数:
(2)依据所求的各种新测验情境关系下的误差方差和信度系数,就可以优选测验方案。
4. 什么是效标和效标测量?
【答案】(1)效标就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它是独立于测验并可以从实践中
,它直接获得的人们所感兴趣的行为。人们所感兴趣的行为往往是一个观念上的东西(观念效标)
必须用一个数字或等级来进行表达(效标测量)。其中,效标测量的特点有:
①多样性;
②复杂性;
③特殊性;
④时间性。
(2)效标测量要想较好地体现观念效标,效标测量本身就必须是有效的和可靠的,而且还必须客观、实用。如果一个测验有实证效度,则可以拿该测验所预测的效标的性质与种类作为该测验的结构效度指标来推论测量的结构效度。这里有两种做法:
①根据效标把人分成两类,考察其得分的差异。
②根据测验得分把人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这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是否确有差异。若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效,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此外,对于一些被认为是较稳定的特质,若在短期内两次施测的结果差异不太大,则说明该测验符合理论构想。
5. 投射测验的理论假设是什么?
【答案】投射测验是通过被试对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的反应来分析和推断其人格特点的测验。投射测验的设计者常用心理分析观点作为指导来选择刺激和解释测验的结果。其理论假设是:
(1)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解释性反应都是有其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是可以给予说明和预测的。
(2)—个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虽然受所呈现的刺激的特征的影响,但他的人格特征、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未来的期望等心理因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及其结果之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