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基础心理学715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传统心理物理实验方法测量感受性时会产生哪些方面的误差? 请分析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及可采取的控制措施。
【答案】传统心理物理实验方法包括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以及平均差误法。
(1)传统心理物理实验方法测量感受性时会产生的误差
用传统心理物理实验方法测量感受性时会产生的误差包括: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时间误差; 空间误差; 动作误差; 顺序误差等。
(2)各种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影响
①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是在用最不变化法测量阈限时的常见误差,习惯误差是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做出相同的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期望误差是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做出相反的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习惯误差会造成递增序列阈限增高,而递减序列阈限降低,期望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与习惯误差相反。
②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是在用最不变化法测量阈限时的常见误差,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熟悉了实验情境,对实验产生的兴趣,而导致的反应速度以及准确性提高的现象。疲劳误差则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产生的疲劳或厌倦情绪,而导致的反应速度以及准确性的下降。随着实验的进行,练习误差会使阈限降低,而疲劳误差会使阈限升高。
③时间误差是由于两个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而造成的误差,当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量差别阈限,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继时出现时,会产生时间误差。
④空间误差是指由于刺激呈现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误差。当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量差别阈限时,标准刺激在比较刺激左边与右边的次数不等时,就会产生时间误差。
⑤动作误差是由于平均差误法中被试自己调整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长或短时产生的误差。 (3)对各种误差的控制措施
①对于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疲劳误差的控制措施:在用最不变化法来测阈限时,不能只用一种系列的刺激,而应该是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进行,且二者的次数还应相等,这样还可以平衡练习和疲劳因素对两种系列造成的影响。
②对于时间误差的控制措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能总是先呈现标准刺激后呈现比较刺激,而要使标准刺激的呈现先后各半。
③对于空间误差的控制措施: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各占一半。
④对于动作误差的控制措施: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也各占一半。
2. 某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只自鼠平均分成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请找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答案】(1)该设计中存在问题。任何自鼠学习复杂迷宫所需要的次数都要比学习简单迷宫多,实验结果可能是与是否切除海马无关,用不切除海马的自鼠为被试可能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原设计使用了两个独立变量任务难度和有、无海马,但只改变了其中一个独立变量,只说明了任务难度对学习影响。要研究海马对思维加工的影响,应将海马体情况作为自变量,包括海马体完好和切除两个水平。
(2)完善的方案。加入海马完整的白鼠作为控制组,成为2×2实验设计:一个因素是海马情况,包括完好和切除两个水平,另一因素是迷宫的难度,包括简单和复杂两个水平。如下表:
研究海马情况和任务难度的交互作用,以及海马因素在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两个水平上的单纯主效应。如果海马单纯主效应在简单任务水平上不显著而在复杂任务水平上显著,则能说明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
3. 视锐度有哪些测量方法?
【答案】眼睛的空间辨别能力即视锐度表现为觉察目标刺激的存在以及辨别物体细节的准确性。因视锐度有许多种类,测量视锐度的方法也有多种。
(1)觉察
觉察即发现对象的存在。在暗背景上觉察明亮的物体主要决定于物体的亮度; 在明亮背景上觉察暗物体,主要取决于视网膜上刺激物的投影与其周围的亮度差别。
(2)定位、解像与识别
①定位
定位是觉察两根线是否连续或彼此有些错位的能力。错位的数量可以变化,当观察者看不出错位时,实际错位的大小便是对定位视锐度的测量。
②解像
解像是知觉某一模式具体元素之间分离的能力。
③识别
医院的视力表就是一种识别任务。
a. “E ”型视力表
在临床医学上用下列公式来计算视力:
,D 是视觉能分辨的视标细节单位(式中V 为视力,D' 是标准观察距离(6m )“E ”字的开口)
与眼睛成1' 视角时所在的距离。
“E ”型视力表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是视标增进率不均匀; 其次是视力统计困难,视力增减时不能以视力差来表示。
b. 对数视力表
缪天荣提出了5分制对数视力表,该视力表也以1' 视角为标准视力。相邻的两行视标大小之比恒定地为1.2589。取此增率的对数:
定律中的物理刺激以几何级数增长。
c. 蓝道环视力
荆其诚等人对不同照度水平的条件下,用不同视角开口的蓝道环作为刺激物,用白背景上不同灰度的蓝道环来改变对比度,得出一组视觉功能曲线。
从这些曲线可以看出:辨认同一视角的物体,当照度增加时,对比度可以减小; 在同一对比度的情况下,随着照度的提高,能够分辨物体的视角可以减小; 在相同照度下,为要看清物体,其视角和对比度可以相互补偿。
4. 当我们接受多种视觉输入,选择性注意起什么作用? 对于被选择的和被拒绝的刺激结果又如何?
【答案】(1)当人们接受多种视觉输入时,选择性注意能够从众多的刺激中选择其中一些刺激,而忽略其他的刺激。这种选择性可以使人们通过控制感知觉、思维及行动活动的优先次序来影响人们的经验与行为。
(2)对于被选择的和被拒绝的刺激的结果,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观点。
①注意的早期理论,Broadbent 提出的过滤器模型认为,人们一次可以加工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为了保护和适应这种有限的容量,一次只能对来自单一的通道的信息进行加工,这样被选择的刺激则被注意到了。而根据较显著的物理特性,来自其他不被注意的通道的信息会被过滤掉。Treisman 的衰减理论认为,不被注意的通道的信息并不是被完全过滤掉,而是被减弱。即被拒绝的刺激只是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所以,来自这些通道的信息尽管不易被提取使用,但也有可能会进入到高级的加工过程。
②晚期选择理论,J.R.Deutseh 和D.Deutsc 却认为过滤器或信息的减弱并不存在。相反,所有输入信息被加工并可供使用。信息的相关性部分地决定一个信息是否会被“注意”到。即被选择和被拒绝的刺激开始都进行了加工,只是在后期的选择反应中只有被选择的刺激被进一步加工作出了反应,而被拒绝的刺激则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5. 举例说明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答案】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作为每一行视标的差数,这相当于Fech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