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709心理学专业基础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鹤立鸡群”中的“鹤”和“万花丛中一点红”中的“红”容易被人们知觉到,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知觉性特征是(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答案】B
【解析】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背景的影响。
2. 数据2.5.9.11.8.9.10.13.10.24中位数是( )。
A.8.0
B.8.5
C.9.0
D.9.5
【答案】D
【解析】排序后为2.5.8.9.9.10.10.11.13.24。n=10,平均数为(9+10)/2=9.5
3. 婴儿能初步比较和区分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情境可以采用相同行为,这说明婴儿的直觉行为思维具有( )。
A. 直觉性与行动性
B. 形象性与行动性
C. 间接性与概括性
D. 预见性与计划性
【答案】C
【解析】婴儿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①直观性和行动性。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动作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动作有某种交往功能。②间接性和概括性。能初步比较和区别物体的特性,遇到类似情境可以采用同样行动。③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④思维的狭溢性。思维
活动仅限于同感知和动作联系的范围,思维内容具有狭溢性。⑤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
4. 能够处理某一行为出现的理论次数与实际次数之间的差异的统计检验方法是( )。
A.t 检验
B.z 检验 C. 检验
D.F 检验
【答案】C 【解析】检验中的配合度检验主要用于检验单一变量的实际观察次数分布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有差别。因此选C 。
5. 对同一批被试分别在其55岁,65岁和75岁时测试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随年龄增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 )。
A. 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
B. 感觉记忆能力
C. 限时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
D. 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
【答案】B
【解析】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和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属于晶体智力,不会下降;而感觉记忆与动作反应速度相比,感觉记忆的下降速度更显著。
6. 即使一个刺激被有意忽视,注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并影响其此后的加工。研宄这种现象的实验范式是( )。
A. 搜索范式
B. 双侧任务范式
C. 负启动范式
D. 整体一局部范式
【答案】C
【解析】搜索范式研宄注意如何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及注意如何在不同的感觉通道之间转移。双侧任务范式主要研宄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域分散程度。整体-局部范式研究注意过程和感觉特征(如尺寸和空间频率)之间交互作用。
7. 感受性提尚的感觉适应现象是( )。
A. 触觉适应
B. 嗅觉适应
C. 暗适应
D. 明适应
【答案】D
【解析】在暗适应时是出现感受性提高,而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
8.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意识
B. 潜意识
C. 意识流
D. 行为
【答案】A
【解析】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9. 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
A. 费希纳
B. 赫尔姆霍茨
C. 斯金纳
D. 韦伯
【答案】C
【解析】费希纳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的费希纳定律;赫尔姆霍茨是用反应时法对神经的传导速率提供经验测量的第一人;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而斯金纳则开创了单被试研究的范式。
10.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 )为主。
A. 形式逻辑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
C. 辩证逻辑思维
D. 形象逻辑思维
【答案】C
【解析】成年初期的早期阶段人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辩证逻辑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应,其主要特点是既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也反映相互联系;既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相对运动;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
二、简答题
11.简述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答案】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