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709心理学专业基础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不同类型的自变量中,由主试给予不用指导语所操纵的是( )。

A. 刺激特点

B. 环境特点

C. 被试特点

D.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答案】D

【解析】根据自变量的分类,答案为D 。

2.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属于成长性需要的是( )。

A. 安全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

C. 尊重的需要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D

【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最初提出后(1943)经过二次修改(1954、1970), 根据其最后的一次修改(1970年),人类的需要包括五种,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又将需要分为成长性需要和缺失性需要。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性需要仅指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马斯洛最初提出的五层次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成长性需要也包括尊重的需要,而在其后来提出的七层次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的需要则不属于成长性需要,而将其新增的两种需要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视为成长性需要。马斯洛在1970年又将需要层次归并为五个层次,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归入自我实现的需要之中,成长性需要只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

3. 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婴儿从( )起就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

A. 出生后的3个月

B. 出生后的5个月

C. 出生后的后半年

D. 出生后的1年

【答案】C

6〜8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真正的社会交往,【解析】这个时候的交往模式是通常还互不理睬,

只有极短暂的接触,如看一看,抓一下等,在整个第一年期间,大部分社交行为是单方面发起的。

4. 人们注视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这种现象称为( )。

A. 颜色适应

B. 颜色恒常

C. 颜色对比

D. 颜色混合

【答案】C

【解析】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颜色对比。适应是一种刺激长时间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对该种刺激的感受变化的现象。颜色恒常是指在一个范围内,个体对一种颜色的知觉不随着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颜色混合是几种色光同时作用于视网膜同一区域或不同色彩的颜料混合作用引起的颜色视觉变化的现象。

5. 某中学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对几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一直进行追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 )。

A. 横断研究法

B. 纵向研究法

C. 群体序列研究

D. 调查研究法

【答案】B

【解析】纵向研究也称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的方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6. 埃里克森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

A. 信任对不信任

B. 勤奋感对自卑感

C. 亲密感对孤独感

D.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答案】C

【解析】婴儿期(0〜2岁)的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学龄期(7〜12岁)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年期(12〜18岁)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的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7. 下列有关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平衡性表现明显

B. 批判性显著增强

C. 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D. 表面性依然突出

【答案】A

【解析】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而平衡性表现明显是在高中阶段才出现。

8. 在心理学研宄中,常用的眼动分析指标不包括( )。

A. 注视

B. 眼跳

C. 回视

D. 眨眼

【答案】D

【解析】通过眼动仪,可以记录和分析眼睛注意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眼跳潜伏期、回视次数、注视广度和频率。

9. 当亲密关系面临破裂的时候,人们采取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 )。

A. 忽视(neglect )

B. 表达(voice )

C. 忠诚(loyalty )

D. 退出(exit )

【答案】D

【解析】退出是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会采用的一种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表达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策略;忽略是很多男性会采用的一种消极策略;忠诚表现为被动地去弥补出现的裂痕。

10.根据阿特金斯的观点,不属于高成就动机者特点的是( )。

A. 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获得成功

B. 活动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

C. 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D. 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来选择工作伙伴

【答案】D

【解析】高成就动机者不会以交往的亲疏关系选择工作伙伴,他们会选择能带来最优结果的人合作。

二、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