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10 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19 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31 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41

一、单项选择题

1. 学生在考试时,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答案】C

【解析】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学生考试,回答选择题时要求考生能识别出正确选

项即可,因此其记忆活动主要是再认,而回答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记忆活动则主要是回忆。

2. 下列选项中,用来考察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方法是( )。

A. 陌生情境实验

B. 错误信念实验

C. 动态测验

D. 两难故事法

【答案】B

【解析】错误信念实验室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的概念,它具体包括意外转移任务和表征变化任务。陌生情境实验是研究婴儿依恋的方法;动态测验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以过程为导向的智力测验方法;两难故事是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方法。

3. 托尔曼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自于( )。

A. 顿悟学习实验

B. 位置学习实验

C. 系列学习实验

D. 对偶学习实验

【答案】B

【解析】托尔曼用位置学习实验证明了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顿悟学习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苛勒研究黑猩猩学习的实验。系列学习实验和对偶学习实验是艾宾浩斯用来研究记忆的实验。

4. 在唐德斯(F.C.Donders )ABC 减法反应时实验中,B 反应时代表的是( )。

A. 选择反应时

B. 辨别反应时

C. 简单反应时

D. 基线反应时

【答案】A

【解析】在唐德斯ABC 减法反应时实验中,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 、B 、C 三种反应。A 反应又称简单反应,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是复杂反应的成分或基本因素,A 反应

;B 反应又称选择反应,它是复杂反应的就一种,在这类反应中,时即简单反应时(基线反应时)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和相应于刺激的反应数,B 反应时即选择反应时;C 反应又称辨别反应,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复杂反应,要求只对一个刺激做出反应,其余刺激则不反应,C 反应时即辨别反应时。

5. 侵犯行为通过替代性强化而获得,这一观点属于( )。

A. 生态学理论

B. 社会学习理论

C. 社会信息理论

D. 知觉学习理论

【答案】B

【解析】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班杜拉把侵犯行为看成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侵犯行为得以保持是因为:①具有工具性价值,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有效手段;②得到了社会强化;③是自我保护的手段;④来自侵犯者的自我强化。

6. 奥苏泊尔认为当学习者是高同化有逻辑一样的材料所必须的背景知识是,则该材料具备了( )。

A. 心理意义

B. 潜在意义

C. 显示意义

D. 参考意义

【答案】B

【解析】奥苏泊尔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可以同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就会使教材失去潜在意义.

7. “这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开始时,计算机屏幕中央将相继呈现一系列字母矩阵,呈现的时间很短,您要尽可能地记住它们。当矩阵消失后,将您所看到的字母记录到记录纸上...... ”。采用此类指导语的瞬时记忆研究方法是( )。

A. 部分报告法

B. 延迟部分报告法

C. 全部报告法

D. 顺序再现法

【答案】C

【解析】该实验的指导语要求被试在矩阵消失后,尽量回忆自己所看到的字母,属于全部报告,而部分报告法则是根据某行的提示线索来回忆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8. 如果要评估一个人员选拔测验的预测效度,最恰当的效度是( )。

A. 薪水

B. 工龄

C. 绩效

D. 职务

【答案】C

【解析】以上选择中只有绩效可以作为预测效度。

9. 信度系数不仅可以解释测验总变异中的随机测量误差,还可以解释( )。

A. 样本标准差

B. 组间误差

C. 真分数变异

D. 组内误差

【答案】C

【解析】信度乃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亦可看出信度是可以解释真分数变异的。

10.第二反抗期发生在( )。

A.3、4岁

B. 小学阶段

C. 青春期

D. 青年期

【答案】C

【解析】三四岁幼儿处于第一反抗期,初中少年(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提前在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期发生)进入第二反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