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709心理学专业基础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一组数据:3, 6, 2, 7, 32, 4, 8, 6, 5。要描述这组数据的特征,受极端数据值影响的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
B. 中数
C. 四分位数
D. 众数
【答案】A
【解析】平均数计算时,所有数据都参加了计算,因此,比较敏感,同时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中数、众数和四分位数的计算仅选取了数据组的部分数据,因此,受极端数据影响较小。
2. 童年期儿童游戏属于( )。
A. 互动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实物游戏
D. 规则游戏
【答案】D
【解析】童年期儿童游戏是规则性游戏,游戏的情境和角色都是内隐的,而游戏的规则是外显的;幼儿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象征性地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游戏;2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游戏。
3. 人们注视黄色背景上的一小块灰色纸片几分钟后,会感觉到灰色的纸片呈蓝色。这种现象称为( )。
A. 颜色适应
B. 颜色恒常
C. 颜色对比
D. 颜色混合
【答案】C
【解析】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两种颜色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颜色对比。适应是一种刺激长时间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对该种刺激的感受变化的现象。颜色恒常是指在一个范围内,个体对一种颜色的知觉不随着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颜色混合是几种色光同
时作用于视网膜同一区域或不同色彩的颜料混合作用引起的颜色视觉变化的现象。
4. “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特制的世界中教养...... 我都能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 ”提出这一论断的人是( )。
A. 尚尔登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皮亚杰
【答案】B
【解析】华生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体现在否认遗传的作用,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并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惟一条件,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5. 在下列测验中,以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为基础编制的智力测验是( )。
A. 认知评估系统(CAS )
B. 考夫曼儿童评定成套测验(K-ABC )
C. 区别能力量表(DAS )
D. —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 )
【答案】D
【解析】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是美国劳工部根据卡特尔的智力理论为基础而编制的。因此选D 。
6. 学生在考试时,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 识记
B. 保持
C. 再认
D. 回忆
【答案】C
【解析】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学生考试,回答选择题时要求考生能识别出正确选
项即可,因此其记忆活动主要是再认,而回答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记忆活动则主要是回忆。
7 某考生得分为87分 ,,.在下列次数分布表中能够直接判断有多少考生得分比他低的是( )。
A. 简单次数分布表
B. 分组次数分布表
C. 累加次数分布表
D. 相对次数分布表
【答案】C
【解析】通过累加次数分布表能够较方便的了解到处于某个数值以下的数据有多少。因此选C 。
8. 自我意识的萌芽约出现在(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岁以后
【答案】B
【解析】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是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发生在1岁末。自我
,发生在2〜3岁。 意识形成标志是使用代词“我”
9. 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非白即黑,这是( )阶段的思维特点。
A. 相对性
B. 二元论
C. 约定性
D. 绝对性
【答案】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帕瑞对青年期的思维进行了研宄,发现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二元论阶段。青年初期的个体对问题的看法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就错,没有“灰色区”,易将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真理。②相对性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再毫无区分地把知识当作不变的真理,而是通过比较不同的理论、方法,进而找到有效的理论和方法。③约定性阶段。个体在分析问题时已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10.研究认为( )是学习障碍产生的高峰年龄。
A.1〜2年级
B.2〜3年级
C.3〜4年级
D.4〜5年级
【答案】B
【解析】在美国,40%以上的所有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被认为有学习障碍,约占所有学校儿童总数的4%。研究者认为小学二至三年级为发病的高峰年龄,一般男多于女。
二、简答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