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 )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A. 家长学校

B. 家长专栏

C. 家长座谈会

D. 家访

【答案】B

【解析】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 家长的配合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所以,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是天然的伙伴关系。因此答案为B 。

2. 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

A. 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为50厘米,第一年会增加24厘米,此后每年增加10-20厘米; 初生的婴儿平均体重为3.2千克,一年体重可增加至三倍,在前五个月中重量的增加最大,约为出生时的两倍,以后的生长速度会减慢。因此,答案选A 。

3. 园所可以通过( )解答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疑问和难题。

A. 咨询活动

B. 家长委员会

C. 家长学校

D. 电话联系

【答案】A

【解析】园所可以不定期地举办咨询活动,解答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疑问和难题。也可以将其固定为一种制度,在园所中专设咨询室向家长开放,及时有效地帮助家长解答一些问题。

4. 国家规定保育员的最低学历是( )。

A. 初中毕业学历

C. 高中毕业学历

D. 小学毕业学历

【答案】A

【解析】国家对保育员的最低学历作了相关规定,指出初中毕业学历为最低学历。因此,答案为A 。

5. 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

A. 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B. 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C. 保护幼儿健康成长

D. 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答案】A

【解析】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因此,答案为A 。

6. ( )左右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答案】B

【解析】2岁左右的婴儿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未来自尊、自信和独立性等个人特征形成的基础。

7. 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

A.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B. 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 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

D. 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答案】C

【解析】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幼儿教育也必须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因此,答案为C 。

8. 实施幼儿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 专门的德育活动

B. 游戏

D. 课本学习

【答案】C

【解析】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不断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所以,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因此,答案为C 。

9. 对儿童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 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 按老师规定的程序活动

C. 为了让儿童舒展筋骨

D. 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答案】D

【解析】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导,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儿童活动即在活动中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0.制定幼儿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

A. 政府

B. 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

C. 教育机构

D. 家庭

【答案】B

【解析】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需要来规定培养新一代人的方向,这些阶层所制定的教育任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既是连续的,又是阶段性的,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过高、过难或过低、过易的教育要求,都不会达到发展潜能的目的。所以,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因此,答案为B 。

11.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 )实现的。

A. 学校教育

B. 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C. 家长的教导

D. 社会的帮助

【答案】B

【解析】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幼儿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