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 )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给整个教育带来了革命。

A. 全民教育

B. 终身教育

C. 教育民主化

D. 教育现代化

【答案】B

【解析】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终身教育思想己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

2. 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

A. 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初生婴儿的平均身高为50厘米,第一年会增加24厘米,此后每年增加10-20厘米; 初生的婴儿平均体重为3.2千克,一年体重可增加至三倍,在前五个月中重量的增加最大,约为出生时的两倍,以后的生长速度会减慢。因此,答案选A 。

3. 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是( )。

A. 演示法

B. 范例法

C. 观察法

D. 示范法

【答案】A

【解析】演示法是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常配合语言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一起使用。教学演不可以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思维力,认清对象物,形成正确的认识。

4. 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

A. 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后

B. 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 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D. 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答案】A

【解析】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之后,幼儿教育开始任用专门的幼儿教师,使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因此,答案为A 。

5. 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的教学内容之一。

A. 体育

B. 智育

C. 德育

D. 美育

【答案】B

【解析】幼儿智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幼儿的智力、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答案为B 。

6. 儿童到( )岁左右时己基本会说本民族语言。

A.1.5

B.2

C.2.5

D.3

【答案】D

【解析】随着大脑的成熟及与他人交往的不断扩展,儿童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到3岁左右时就己经基本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了。

7. 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 )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A. 游戏化方法

B. 移情法

C. 行动操练法

D. 语言法

【答案】B

【解析】移情法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开展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它特别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其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8. 我国社区教育活动一般在( )的基层社会中进行。

A. 街道

B. 区

C. 市

D. 县

【答案】A

【解析】我国主要以街道为社区教育基地。因此,答案为A 。

9. 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体现了学前教育中的( )原则。

A. 独立自主性

B. 发展适宜性

C. 活动性

D. 综合性

【答案】A

【解析】独立自主性原则就是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让儿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10.实施幼儿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 专门的德育活动

B. 游戏

C. 日常生活

D. 课本学习

【答案】C

【解析】日常生活对幼儿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为幼儿提供了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不断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定的行为准则,并且进行各种行为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某些良好的行为品质。所以,日常生活是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因此,答案为C 。

11.学前教育的实质就是( )。

A. 综合教育

B. 启蒙教育

C. 独立性教育

D. 适宜性教育

【答案】B

【解析】学前教育是一种为儿童今后发展奠定基础的启蒙教育。因此,答案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