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852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教师在班内建立起一种明辨是非的气氛,使那些经常犯错的儿童感受到犯错后班上儿童对他在态度和情感上的疏远,这种惩罚属于( )。

A. 自然后果的惩罚

B. 剥夺性惩罚

C. 体罚

D. 生理性惩罚

【答案】A

【解析】自然后果的惩罚,即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一种可以操作的方法是:教师首先要在班内建立起一种明辨是非的气氛,使那些经常犯错的儿童感受到犯错后班上儿童对他在态度和情感上的疏远。

2.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 )。

A. 高级保姆

B. 教育者

C. 看管者

D. 监护人

【答案】B

【解析】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因此,答案选B 。

3. 1990~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

A. 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 ,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 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 课程的问题

【答案】A

【解析】我国在1990~1994年期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该研究指出“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4. 幼儿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外部世界。这说明幼儿是( )。

A. 自然成熟的个体

B. 自主建构的个体

C. 依赖环境的个体

D. 人为塑造的个体

【答案】B

【解析】幼儿虽年龄小,但仍有一定的自主性,是自主建构的个体。他们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外部世界,通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促进自身的发展。

5. 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 )的情趣和能力”。

A. 感受美和表现美

B. 感受美和鉴赏美

C. 感受美和评价美

D. 感受美和创造美

【答案】A

【解析】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6. 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 ( )

A. 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

B. 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C. 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 旁观

【答案】B

【解析】当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产生挫折、压抑或是失败等心理能量时,应该帮助儿童派遣和发泄出来,否则可能会导致儿童的失常行为,哭泣可以将内心的恐惧或委屈发泄出来。

7. ( )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洛克

D. 福禄贝尔

【答案】C

【解析】洛克以其“白板说”而著称于世。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子什么天赋原则,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

8. 能有效的提高幼儿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水平,且能充分地发挥幼儿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

A. 复述法

B. 故事法

C. 讨论法

D. 提问法

【答案】C

【解析】幼儿在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同时,通过与其他幼儿的讨论,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认识,锻炼思维能力等。因此,答案为C 。

9.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卞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 )中。

A. 《爱弥尔》

B. 《母育学校》

C 《教育漫话》

D. 《人的教育》

【答案】A

【解析】卢梭的著作以《爱弥儿》最为著名,在该书中他明确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包括:人的发展和教育分为四个阶段、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自然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

10.社区教育成为国际性的教育形式,并逐步走向学校、社会、家庭相互服务、互惠、互利的一体化教育,始于(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B.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答案】D

【解析】社区教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