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来临,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日渐明朗,教育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深入人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的作用也为更多的人所认可和重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陕南的地方高职院校也在这个大潮中应运而生。但做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高职院校,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就以陕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以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笔者发现陕南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六大发展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表现为政府投入不够,新校区建设负债高;二是生源匮乏且素质偏低,表现为高职招生规模逐步减少,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三是专业发展定位不合理,表现为部分专业毕业生与实际需求有差距,新专业的扶持力度不够;四是课程设置脱离学生发展需要,存在学生啃不动和吃不饱的现象;五是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主要是双师型的教师紧缺,教职工结构不合理;六是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省市管理责任界定不清,地方缺乏管理高效的意识。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笔者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原因之一:经济发展层面,政府囊肿羞涩,财力底气不足;原因之二:观念意识层面,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缺乏对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深刻认识;原因之三:政策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中各级政府的责权界定不清晰;原因之四:历史的层面,遗留问题短时难以解决;原因之五: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层面,师资的转型和培养机制尚未建立。
针对陕南高职院校的发展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多方筹措办学经费,要争取建立中央、省、市和学校共同负担的资金投入机制;二是端正办学理念,主要是坚持学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发展相结合,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同时重视宣传的作用,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三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要在加强学校硬件和软件条件建设的同时,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突破,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四是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机制;五是理顺管理关系,探讨将地方高职院校统一划规省级政府统一管理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明确省市政府对地方高职院校发展的职责,建立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