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
合作是人类社会存在和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与动力。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人类个体的大部分社会活动都是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完成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能源等领域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生存模式逐渐被“地球村”所取代,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国与国之间,不同肤色的人们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是基本前提和唯一途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更加突显。因此,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合作必将是未来世界主流的交往方式。
高中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塑性强,生活、学习、娱乐的群体性特征明显,必须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作为高中生融入未来世界的基本方式,通过大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来提高中生的竞争力潜力。
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高中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影响高中生人格发育和人生目标实现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这次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论研究,明确团队与群体、集体和传统组织之间的区别。团队合作精神不同于我们在传统意义上给予学生要求的集体主义。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老师访谈等形式,系统的量化的分析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层面提出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路线图。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在高中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方面,也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做起。在学校层面上,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教师团队合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家庭层面上,通过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方法的改变,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社会层面上,要发挥社区,社会团体和各个组织系统的作用,提供学生团队合作的实践机会,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关键词:高中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