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
[问答题] 某食品企业主要产品为面干,以ISO22000为标准建立了工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金属探测工序,审核员看到,生产前及正常生产时每小时监控员用测试块即Fe2.0mm和Sus2.5mm测试金属探测器的准确、灵敏和有效性。查看监控员的测试记录均正常。审核员当场请监控员测试,要求监控员把测试块放于成品包装袋上面测试,却发现,金属探测器没有任何反映,审核员自已重新测试了一次仍无反映,审核员再次将测试块放于二包面中间测试还是无反映,放于面袋下测试反映正常。审核员问监控员,平时你是怎么测试的,监控员回答:我一般是放在成反映品包中间测试。
问题:
[问答题] 审核员在对某厂速冻产品冷藏运输的监控记录审核中发现,有几份记录中的冷藏运输温度均为0℃,但按规定冷藏运输CL应小于-4℃。,当问及品控部人员时,其回答是由于近日室外气温过高,冷藏车厢温度难以控制。
问题:
[问答题] ×××公司乳品厂的HACCP计划将鲜奶收购作为CCP控制,审核员在品控部查阅鲜奶收购检验记录时发现04年9月份收购的鲜奶均没有抗生素检验记录。审核员问:为什么没按GB12693-2003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要求进行抗生素检查?品控部主任(兼食品安全小组副组长)说:根据顾客提出的不要求本厂提供无抗奶粉的订货单,才没有测抗生素含量指标,
问题:
[问答题] 某食品企业主要产品为膨化食品,以ISO22000为标准建立了工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定了大米的验收为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为农残(DDT、六六六)和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限值,监控方法为验收员每批查看供货方提供的大米检测报告中农残(DDT、六六六)和黄曲霉毒素含量是否符合关键限值的要求。审核员来到供应部,查看2004年大米进料情况,04年3、6月各进一批(No.D0311、No.D0312),问主管有关大米进料质量要求时,主管回答:“我们进大米把关是严格的”。审核员要求提供04年二批大米的检测报告,主管说:“合格供方仅一家质量比较好,在评价时很慎重,这家大米一贯都没什么问题”。接着拿一文件夹说“资料都在这”,审核员看到,其中只有大米试用报告及2003年二份有关农残(DDT、六六六)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报告。
问题:
[问答题] 审核员审核某企业的监视和测量时,发现某些食品安全特性是通过感官进行检查的,没有对感官检查方法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审核员询问了检查员有无发现问题后就结束了审核。
问题:
[问答题] 在加工出口山芋的二车间,审核员看见在三排长形工作台旁站立了十五位工人,她们正在用小刀修削已除去外皮芋仔上的黄斑。第一排工人有的穿一个兰色工作服,有的穿白色工作服,审核员注意到OPRP第三章第三条规定白色工作服为包装工序工人专用。车间主任解释道:“现在是生产忙季,去外皮工序人手不够,所以调包装工临时来帮忙,一小时后她们就可以回包装工序了。”
问题:
[问答题] 在质检部,审核员看到公司HC-002《柑橘进货检验指导书》规定柑橘进货检验必须批批检验糖度。抽查公司的三份QR8.2.4—03《柑橘进货检验记录》(06.03.18,06.06.11,06.10.20),发现均未没有“糖度”检验项目的记录。质检部主管说:“柑橘的糖度是重要的指标,我们现在之所以在进货时没检验,原因是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柑橘成熟度、纯度品种密切相关,进货检验检验了成熟度、纯度品种即可掌握其糖度。公司HC-002《柑橘进货检验指导书》是我们的师傅以前的老质检部主管编写的,现在他已经退休了,我们还是很尊重他的,所以没有修改检验指导书。
问题:
[问答题] 在某食品厂生产车间部,审核员看到该产品的灭菌工序定为CCP。温度为85-90℃18-20分钟。审核员正在灭菌的灭菌锅温度指示为83℃。操作人员说83℃和CL相差不大,不会影响产品安全,他经常这样控制,没出过不合格的产品。
问题:
[问答题] 审核员在某水产品生产企业审核,看到水产品原料库作业指导书规定、原料产品保存温度必须低于-18℃。审核员发现原料库冷库温度计显示值为-13℃,同时间计算机房连续计算机的连续温度记录数值为-19℃,管理员解释说,冷库温度计有时有波动,我们以电脑为准。
问题:
[问答题] 审核员来到在某米粉厂采购部审核,发现其原料大米有好几批来自湖北某县。而其原料接收准则中没有该产地的记录。采购部长解释说今年原料短缺,我们就放宽了产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