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鲁东大学语言学综合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复合词

【答案】复合词是指由不同的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这类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最能产的构词格式,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是由这一形式构成的。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和主谓式几种类型。

2. 指事

【答案】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用这种造字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指事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符号的指事字,如用三条线表示“三”; 一种是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原义是树根,在“木”下部加一个点,表示树根的所在。

3. 定语

【答案】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成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

,定语“我们”修饰中心语“国家”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例如“我们的国家”。

4.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a]语的[P]

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5.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

,还包括仿句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

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英,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同一

6. 句群

【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7. 双关

【答案】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基本类型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谐音双关,又称谐声双关、字音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同音、近音、音似的条件构成双关; 语义双关,又称意义双关、借义双关,是指利用词语的多义性构成表里两层意思。

二、简答题

8. 解释下列惯用语的意义。

背包袱 安钉子 绊脚石 翅膀硬

穿小鞋 定调子 耳边风 高帽子

【答案】(1)背包袱:喻指有沉重的经济或精神负担。

(2)安钉子:比喻人为地制造困难或设置障碍物。

(3)绊脚石:行走时使脚受阻而跌倒的石块。喻指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4)翅膀硬:喻指能独立行动或不服从别人管教。

(5)穿小鞋: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困境的人为“给人穿小鞋”。也指上级对下级或人与人之间进行打击报复,都称为“穿小鞋”。

(6)定调子:今多用以比喻在开会、开展某种活动、进行某项工作等之前,事先下结论,确定其基本方向。比喻事前确定途径或做法。

(7)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8)高帽子:比喻恭维的话。

9. 有些方言区的人对声母zh , ch , sh 和z , c , s 分辨不清,下列词语读音相混:战歌一一赞歌,木柴一一木材,诗人一一私人。试简述分辨:zh , ch , sh 和:z , c , s 的方法。

【答案】这两组声母中的zh , ch , z , c 都是清塞擦音,其中zh , z 不送气,ch , c 送气; sh , s 都是清擦音。有些汉语方言区的人对zh , ch , sh 和z , c , s 的发音感到难以分辨,主要是分不清前一组是舌尖后音声母,后一组是舌尖前音声母。

根据它们的主要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就能较快地掌握它们的发音。发舌尖后音时,舌尖要翘起来,对准(抵住或接近)硬鳄前部; 发舌尖前音时,舌尖不翘,要对准(抵住或接近)上齿背。

10.试联系你所熟悉的语言,谈谈什么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并谈谈它们在语音中的表现或作用。

【答案】(1)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指振动次数的多少,称作“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快,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也就高,反之则低。汉语里有几种声调、几种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不同变化决定的。

(2)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发音体振动的幅度称作“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 反之则弱。发音体振幅大小又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气流冲击声带力量的强弱来决定的。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3)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在汉语部分方言如客家方言、粤方言中,入声调显得短促,非入声调较长。

(4)音色

,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音色又称“音质”

曲折形式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在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的作用。

11.“铁路”和“铁锅”是同一级语法单位吗? 为什么?

【答案】“铁路”和“铁锅”不是同一级语法单位。“铁路”是偏正型合成词,而“铁锅”是偏正结构的短语。

(1)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最小的”是说词是不能扩展的,即在词中间一般不能再插入别的成分。短语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区分词和短语的办法是看它中间能否插入其他成分。

(2)“铁路”是轨道交通的一种,指一种运输方式。“铁”与“路”之间插入偏正结构的标不“的”的话,则成为单纯的用“铁”来标示路的构成材料,与“铁路”的整体词意不符。所以“铁路”是偏正型合成词。“铁锅”是锅的一种,用“铁”来标示“锅”的构成才材料,“铁”与“锅”之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铁制的锅,’,该结构的整体意义不变,所以“铁锅”是偏正结构的短语。

12.下列各词哪些可能属于同一义场,这些义场属于何类?

天 青天 地 地上 天上 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