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答案】随着儿童独立性与批判性的不断增长,儿童对父母,教师的依赖逐渐减少,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儿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同伴提供了儿童学习的榜样,通过互相学习,儿童认知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最快的发展。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的观点采择,共情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通过同伴交往,儿童对归属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

总之,同伴关系对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孤僻,缺乏基本的交流技巧,认知能力发展受阻等,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长远的影响。

2. 某研发机构开发了一套适合于5岁幼儿阅读能力训练的游戏产品,欲通过比较该产品使用三个月前后幼儿阅读能力的变化,以确定其有效性。请针对该目的提出具体实验设计方案,说明理由;并对预期的实验数据给出具体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根据题意,考虑到5岁儿童的阅读能力及其发展速度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而且在实验中,往往只能做到随机分配被试,很难做到随机取样,同时考虑到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使用游戏产品前后儿童阅读能力的变化,所以在实验设计中使用前后测设计。前测的练习效应和成熟等影响可以通过设计控制组进行平衡。

(1)具体设计方法

①第一种实验设计方案。采用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该设计的自变量为是否接受游戏产品训练,因变量是幼儿的阅读能力,额外变量包括被试选取、历史成熟、实验组控制组学习内容是否相同等。由题意,通过前测可以获得所抽取样本的最初水平,再与后测结果进行比较,以分析实验处理的效应。同时,为了控制历史、成熟、测验等额外变量,增加了控制组。为了降低实验组和控制组被试之间的选择偏差,采取了随机分派被试的方法。

②第二种实验设计方案。同样采取前测后测方法,只是分配被试的方法不同。除了随机分派之外,还可以利用匹配法进行分配被试。因变量、自变量、额外变量同上。前测后测可以控制较有效的控制历史、成熟的因素,匹配的方法选择被试也较有效的控制了被试选取中产生的误差。

(2)实验方法的选择原理

真实验设计的本质特征在于对影响内部效度的无关变量采取严格的控制并有效地操纵研宄变量。实验设计中综合采取随机取样、前测和控制组等手段。

①随机分配被试是保证实验组和控制祖被试特征相同的有效手段,因为它排除了被试取样偏差导致的系统误差。

②实验设计中还常采取匹配方法,即将在各个与实验相关的因素上相近或相同的被试匹配成对,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两组被试的相等性。但实际上配对的因素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保证被试的所有相关因素都相同,而且这种方法比较烦琐,因而不如随机取样方法运用得广泛。

③在实验程序安排中,前测和控制组用于消除或平衡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际上由于采用随机取样,使得前测的意义有所降低,因为前测也可能引起一定的练习效应。一般来说,如果采用随机原则选取和分配被试,是否需要前测视具体实验而定。

(3)具体统计分析方法

①t 检验

统计思路:

表示接受游戏产品训练的实验验组前后阅读能力变化;

代表未接受产品训练的控制组或者匹配组前后阅读能力的变化;

就表示接受游戏产品训练引起的阅读能力变化即产品的有效性。

具体统计检验:

分别进行实验组前、后测(

组()相关样本t 检验。

(分别代表相比较的两组的平均数)

计算方法不同。由于研)相关样本(检验,控制组或匹配组前、后测()相关样本t 检验,后测的实验组、控制组()独立样本t 检验,或者后测的实验组、匹配t 检验公式为为两样本平均数差数分布的标准误,

相关样本和独立样本的

宄中,两总体都是正态分布,两总体方差都未知,当通过随机分配被试时,的计算公式为

代表实验组的方差,代表控制组的方差。当通过匹配方法分派被试时,

,公式为:其中,

d 为实验组与匹配组中每一项之间的差异,为差异的平均数。 当前测

表产品有效。若

②方差分析

t 检验的这种思路面临很多争论。比较一致的是采用协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统计思路:

协方差分析又称共变数分析,是将回归分析与方差分析结合起来使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在这种分析中,先将前测成绩作为协变量,建立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的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把因变量的变化中受前测成绩的影响扣除掉,从而能够较合理地比较在实验组和控制组下,经过回归分析手段修正以后的因变量的总体均数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这就是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是把前后测作为一个组内变量,即重复测量,包括前测和后测,组别作为组间变量,包括实验组和控制组。方差分析的基本思路就是把各样本得到的原始观察值的总差异分解成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两部分,计算它们的相对大小:组间差异与组内差异的比值越大,说明各组平均数的差异就越明显。在计算中,以F 检验来推断多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方差分析公式及方差分析表:

协方差分析公式:

其中是指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将前测的影响扣除后各组成绩的均方。

对协方差分析的预测结果的解释:

如果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组别差异显著,即在控制了前测成绩的影响后,实验组的后测成绩显著好于控制组或匹配组,那么就表明该游戏产品对5岁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作用显著。

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公式和方差分析表:

公式如下:

对没有差异时,可直接比较后测有差异时,只能进行也可以比较如果二者有差异则代 的比较,如果二者有差异则代表产品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