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关键期

【答案】关键期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掌握某一种技能的最佳时期。1937年洛伦兹曾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会追逐它首先看见的活动的有机体,这种现象称为“印刻”。这段时间很短,称为关键期。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关键期,如2〜3岁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与这个时期相联系的能力就会永远丧失。

2. 假装游戏

【答案】假装游戏是指表现出既与现实相似而又充满了戏剧性色彩的游戏活动。这种游戏的根本特征是“替代性”、“假定性”。假装游戏在婴儿期就出现了,持续整个学前期。它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经常做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联系和巩固先前获得的知识技能,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练习各种社会角色,从而发展社会性技能;还能帮助儿童区分幻想和现实。

3. Cohort effect

【答案】Cohorteffect 中文翻译为“同辈效应”。同辈效应是指同龄人群体因生活在类似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经历类似的历史事件而对群体成员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它是横断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之一。通常在横断研究中反映出的年龄差异因未能考虑不同同辈之间文化或历史因素的影响,就可能混淆年龄和同辈效应。不同的同辈间与年龄有关的差异,部分是由他们在成长经历中的文化或历史的差异所导致,而不是由真正的发展变化引起的。

4. 客体永久性

【答案】客体永久性是儿童感知觉发展时期中的重要概念。儿童对过去曾经接触或采取过行动的某一客体,当它不在面前时,知道该客体依然存在,并未消失。一般认为,大约在儿童8〜12个月时,即将满1岁的时候,由于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和行走的动作)的发展和言语的产生,客体永久性也开始出现。在儿童条件反射形成以后,不但发展了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各种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反映事物的整体知觉。儿童知觉或认识物体的经常存在,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大约到一岁左右儿童就逐步形成了认识物体的经常性和永久性的能力。这种知觉能力主要表现在知觉常性和客体永久性。

二、简答题

5. 简要说明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答案】个体差异就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在发展水平上存在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智力超常和落后的人占全人口的极少数,而中等智力水平的人占全人口的大多数。

(2)能力发展的结构差异。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这些成分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有些人记忆力好,有些想象力丰富,有些人思维敏捷。

(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人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的时间不同。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早,年

,另一种情况叫做“大器晚成”,这指智力的充分发轻时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这是“人才早熟”

挥在较晚的年龄才表现出来。

(4)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能力在性别上也表现出差异,不过这种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的因素中,比如在数学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和空间能力上就表现出男女差异。

6. 在对发展心理学研宄结果进行分析时,如何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关系?

【答案】定性分析就是对发展研宄结果的质的分析,定量分析是对发展研宄结果的量的分析。在对发展心理学研宄结果进行分析时,要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关系,应注意以下两点: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存在着巨大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着眼点不同。定性分析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分析则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依据不同。定量分析的依据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分析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③手段不同。定量分析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分析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④学科基础不同。定量分析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分析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⑤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分析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分析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分析,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正因为二者存在以上方面的不同,因此在对发展心理学研宄结果进行分析时,要根据研宄目的和研宄结果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

(2)定量、定性分析虽然具有不同的基础假设、不同的程序,但二者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方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各有所长,在对发展心理学

很多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时,可以将定性、定量分析的成果相互补充,加深认识;同时,它们又可各施其长,如定量分析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而定性分析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分析。在很多研宄中,可以将两种方法以不同方式(如马克斯威尔提到的整体式结合、分解式结合)适当地结合起来使用,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研宄结果的信度。

7. 如何面对死亡问题?

【答案】临终者需要与他人分享感受并坦诚地讨论死亡问题,要理解临终者正在经历的一切,使你能更容易在重要时刻主动为他们提供支持。只要愿意陪伴他们,真诚地分担他们的感觉,就能帮助他们感受到死亡的尊严、承认死亡的必然性和认识到死亡的意义。

对于生者,丧亲(朋友或亲属去世)之后人们通常会感到极度地悲痛,这是生者对死者的自然且正常的反应。失去亲人使人们感到自己的脆弱或者无用,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应对丧亲之后的悲痛:

(1)承认并接受亲人已故去的事实。

(2)直接面对这一事实,不要把自己隔离起来。

(3)与朋友和亲属讨论你的感觉。

(4)不要用药物或者酒精压抑你的感觉。

(5)让悲痛自然宣泄,不要急于发泄,也不要压抑你自己。

(6)珍重对死者的回忆,但是要接受重建个人生活的需要。

8. 简述内部言语的含义及特点。

【答案】(1)含义

内部语言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在计划外部语言时,内部语言起着重要作用。

(2)特点

①隐蔽性。在进行内部语言时,需要语言器官的参与,只是语言活动的外部标志一语音不显著。

②简略性。内部语言常常以十分简略,概括的形式出现,大量的句子成分被省略。这与内部语言执行的功能有关。

9. 试评述几种主要的言语获得理论,谈谈你对婴儿言语发生发展内在机制的理解。

【答案】(1)言语获得的理论包括先天论、习得(或经验)论以及相互作用论三种主要理论。

①先天论

a. 理论内容

言语的先天论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倶来的,包括先天语言能力说、自然成熟说。先天语言能力说即由乔姆斯基提出的。自然成熟说的代表人物是勒纳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