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物资学院金融学812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收入政策

【答案】收入政策是指资产阶级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调节工资、利润和其他收入的政策,是国家对分配领域的政策干预。收入政策的内容包括对收入结构和收入总量的调节。具体措施有:一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_是以征税的力一法来调节个人收入:如通过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来抑制一部分人的收入过高; 通过征收高额财产税和遗产税来防止人们在收入差距上过分悬殊; 给低收入者享受免税待遇等。三是实行工资和物价的管制,即政府采取冻结工资和物价等非常措施。四是增加政府对低收入者和失业者的社会福利补助。

2. 世界货币

【答案】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铸币和纸币的制造和发行,都是由一定的国家政府机关负责和认可的。因而,作为世界货币就不能采取铸币和纸币的形式,而必须采取原来的贵金属条块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某个国家由于经济力量十分强大和某些特殊的历史原因,该国的铸币和纸币可以在一定时期在世界很大的范围内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元。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

(2)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

(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以及财产转移等。

3. 铸币

【答案】铸币是指按一定的成色和一定的重量铸造成某种形状的金属块。最早的金属货币是自然形态的金属条块,使用不便,因而逐渐产生金属铸币。早期的铸币是由有名望的商人所铸造,在金属块上铸上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表明其重量和成色。铸币的出现,解决了使用金银条块所造成的交换困难,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随着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发展,铸币逐步由国家统一铸造。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铸币主要用做各国的辅币。

4. 流通资本

【答案】流通资本是指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两种形式。流通资本是与生产资本相对立的资本形式,而流动资本则是生产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流通资本的职能是为资本的生产阶段准备条件,并使预付资本得以收回,剩余价值得到实现。它本身不产

生剩余价值。

5. 小资产阶级

【答案】小资产阶级是指个体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中间阶级。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也存在着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依靠自己的劳动谋生。所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他们同样也受资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的剥削和压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不稳固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受大生产的排挤而不断分化,少数人上升为资产阶级,大多数都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丧失生产资料,变为无产阶级。

6. 银行利润

【答案】银行利润是指资本家经营银行所得的利润。银行利润是通过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差额而形成的。银行贷款利息一般都高于存款利息,两者之间的差额减去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就构成银行利润。由于在银行资本家和工商业资本家之间同样存在着竞争和资本的自由转移,从而使银行利润与银行的自有资本的比率也相当于平均利润率。银行利润的来源是雇佣工人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银行资本家通过贷出资本给职能资本家使用而获得利息,从而参加了对剩余价值的瓜分。银行资本家之所以能以银行利润的形式瓜分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依靠了银行雇员的劳动。银行雇员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银行雇员的劳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它能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使银行资本家取得归他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实现银行利润。

二、简答题

7. 通过经济一体化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调节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指若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签订条约组成经济集团,加强经济联合,在社会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调节。

②经济一体化的多种形式

经济一体化,按参与国经济联合紧密程度和集团内部国际经济调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形式,有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形式如欧洲联盟和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形式如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2)欧洲联盟内部国际调节的实践

经济一体化集团的主要内容是实行集团内部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调节。欧盟的国际调节包括在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分配领域和金融领域的调节。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年3月25口,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了无限期有效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于1958年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成立以后经历了4次扩大,成为一个拥有3.765亿人口,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经济集团。欧共体在

一体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现已发展成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这些进展主要包括: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 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统一对外渔业政策; 建立货币联盟。1991年12月,欧共体各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就建立欧洲经济和政治联盟达成协议。《马约》于1993年11月在统一大市场建成的基础上正式生效。

【答案】

8. 为什么对国际货币制度要进行改革?

【答案】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或有组织地对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汇率决定及其变动、汇率制度及其选择、国际储备及其构成等方面所做出的安排或决定。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是牙买加体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被称为“无体制”的牙买加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1)汇率体系极不稳定

在牙买加体制中,全球1/3的国家实行独立浮动或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其余2/3的国家实行钉住汇率制。作为储备货币的主要是美元,美元仍然占主导地位,美国的国际收支及经济发展状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汇率的稳定。由于汇率波动频繁,汇率风险增大,这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汇率可以自由浮动,也助长了外汇投机活动,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混乱,尤其是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强,一国比较容易受别国经济的牵制与影响。

(2)缺乏行之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牙买加体制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并不完善。由于汇率机制运转失灵,利率机制有副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无力指导和监督顺差国与逆差国双方对称地调节国际收支等,导致逆差国储备锐减、债台高筑,顺差国则储备猛增,有的成为重要资本输出国,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现象日趋严重。

(3)监督和预警机制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浪潮、近年来世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兴市场的迅速崛起,这一切使得资本跨国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建立一个严密的、一体化的、行之有效的国际监管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但是,目前的监管机制较为松散,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割据状态,缺乏行之有效的协调和合作。风险管理方法和金融危机预警防范机制很小健全。

9. 国际经济协调的原因、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案】(1)国际经济协调的原因

①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程度加深,需要进行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协调;

②世界经济发展失衡所产生的危机和矛盾,需要进行国际经济协调;

③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国际经济协调。

(2)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

①国际贸易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