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物资学院金融学812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产资木

【答案】生产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本的职能是在资本家指挥下,通过生产过程为资本家生产出带有剩余价值的商品,使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一切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当劳动力成为商品、生产资料作为榨取剩余价值手段时,才变成资本。资本家将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迫使工人为他生产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按其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按其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生产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而小是独立的资本。生产资本循环的特点有:(1)生产资本的循环表示资本的再生产; (2)生产资本的循环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都是生产过程,而中间是流通过程; (3)生产资本的循环说明,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但是,它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假象,似乎资本主义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2.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答案】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代替自由竞争而成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垄断组织开始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就是垄断。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1)垄断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银行业高度集中,由原来的金融中介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 (2)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产生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一般资本统治发展为金融资本统治; (3)在商品输出的基础上,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4)垄断资本在国际上争夺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从而导致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并开始了对世界的分割。垄断资本主义推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它不仅不排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加剧,特别是使国际竞争加剧。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能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

3. 社会再生产过程

【答案】社会再生产过程是指整个社会或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不断重复和经常更新的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物质资料和价值的再生产; 另一方面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是大于原有规模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

产。

4. 借贷资本

【答案】借贷资本是指拥有闲置资本的资本家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或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联系。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它具有自己的特征:

(1)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借贷资本家在贷出货币资本时,并不放弃他对资本的所有权,只是暂时让渡资本的使用权,转让的是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价值,利用它可以获得利润。

(2)借贷资本是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而与职能资本相对立。在借贷资本身上发生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资本的所有权属于借贷资本家,使用权属于职能资本家。

(3)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表现为G 一一G' ,似乎不经过任何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货币本身可以产生出更多的货币来,成为一种最具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5. 使用价值

【答案】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一种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这种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加以利用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不在使用价值本身,而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6.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必须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原理

【答案】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的原理是指生产资料生产的较快增长,不能离开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而孤立地进行。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受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制约。同时消费资料生产不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而增长,而且它还能够积极地主动地促进和推动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最终必须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原因是:消费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最先决的条件,如果没有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提供日益增多的消费资料,生产资料的增长是不可能的。同时,生产资料的生产归根到底是为消费资料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以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为市场,如果消费资料生产没有发展,增长的生产资料归根到底就会没有销路,生产资料生产也就难以发展。

二、简答题

7. 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

【答案】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商品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其特殊性。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就需要一定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的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①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维持他的劳动力的再生产; ②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 ③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对具各一定的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劳动力的要求。④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同其他商品价值的决定相比,其特点在于它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在消费中实现的。普通的商品被消费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了,或者转移到其他商品上去。劳动力商品却不是这样,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8.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案】(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形成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从垄断前帝国主义宗主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关系演变过来的。自由资本主义通过殖民地贸易加速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发展。但这时的殖民地还不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

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殖民地作为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廉价原料的产地、可靠而有利的投资场所,就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必不可少的存在条件。在帝国主义的盘剥下,殖民地人民身受外国帝国主义、本国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的多重剥削,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

③二战结束后,产生了一百多个争得民族独立的主权国家,世界殖民体系基本被消灭了。但是,当代己经争得民族独立的广大不发达国家,也还没有摆脱原先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殖民地的地位。其基础还在于当代发达和不发达国家间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发达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依然是一种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

可见,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发达和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两种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的关系。它是从二战前帝国主义宗主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关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