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物资学院金融学812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危机

【答案】货币危机,又称货币汇率危机,是指一国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引起资本外逃、利率上升,造成金融市场混乱的情况。它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多发生在资本市场不发达和汇率制度存在缺陷的国家,在投机的冲击下导致货币大幅贬值,迫使当局动用大量的外汇储备或大幅提高利率以保持本币币值稳定,结果造成一国的货币流通领域出现严重混乱,甚至使原有的汇率制度趋于崩溃的局面。它对证券市场、银行业、国际收支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将产生强烈的影响,容易引发证券市场危机、银行业危机及债务危机等多种危机。

2. 利润率

【答案】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的节约、资本的周转速度。

3. 金本位制

【答案】金本位制是指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本位货币是指一国货币制度中的基本货币)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的特点:由国家的法律规定,铸造金币作为具有无限清偿效力的本位货币来流通; 金币和黄金可以自由输入和输出,银行券或各种金属辅币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的黄金,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流通。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一致。金本位制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由英国首先实施,以后西方各大国纷纷实行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金本位制宣告崩溃。金本位制采取过三种形式:一是金币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二是金块本位制,即以黄金作为准备金,以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 三是金汇兑本位制,即将小国货币间接地与黄金连接的金本位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币和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但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

4. 产品内分工

【答案】产品内分工是指原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究和开发、零部件的加工或采购组装和总装、分配和销售等一系列生产环节和生产工序,分包在其他国家进行,由各国分别完成。这实际上是把部门内或企业内分工,移植到许多国家中实现。国际分工的这一新变化,其直接结果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成为了工业制成品生产大国,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将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反而成为制成品进口大国。发达国家将产品的核心技术、商标、专利等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国际分工成为制成品制成者和技术垄断者之间的分工,高技术垄断者获取了大量商品的附加价值,而生产者只能得到廉价的加工费。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现象,正反映了国际分工新变化的实质。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是联合国经济方面的一个专门机构,该组织正式成立于1946年3月。其宗旨集中体现为:通过设立常设机构,便利各国开展国际货币问题的商讨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稳定汇率,维持成员国间有秩序的外汇安排,避免竞争性的外汇贬值; 协助成员国建立自由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帮助其调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时间,并减轻其程度。aVIF 的协调活动具体包括:实施汇率监督、开展磋商与协调、提供短期信贷、重新安排国际债务等。此外,TMF 为协助各成员国解决货币金融问题,协助改进各国财政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报道下作,并在这些国家制定对国际收支有重要影响的货币和金融政策时,提供咨询服务。

6. 停滞的过剩人口

【答案】停滞的过剩人口是指那些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口。这些人工作不稳定,经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工作时间最长,劳动条件最恶劣,工资水平最低。此外,还包括那些处在相对过剩人口最底层的,属十赤贫需要救济的人们。这个社会阶层由三类人组成:第一类是劳动能力低下的人; 第二类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 第三类是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力的人,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二、简答题

7. 试分析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格局。

【答案】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世界现存30多个区域经济集团,其中有三个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集团,即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可以说,战后区域集团的发展格局,主要就是指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区域性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1)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成立的区域经济集团,它的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欧共体在一体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现己发展成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这些进展主要包括:

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对外渔业政策、建立货币联盟。欧洲联盟以及欧洲经济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一体化程度很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2)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美洲经济圈的组建实际上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建立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区; 第二步是把墨西哥吸收进去,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 第三步是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目标是实现美洲自由贸易区; 最终形成一个幅员广大的美洲经济圈。1992年年底,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总统共同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3.6亿人口,在面积上大于欧洲统一市场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加强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亚太地区区内贸易占该地区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区域内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为这一地区的合作创造了条件。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前总统霍克的倡议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堪培拉召开,它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由过去的民间论坛发展成政府间的磋商,从而拉开了亚太地区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此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不断增加,并且在制度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维护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增加经济交往,减少关税壁垒,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8. 金融资本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与一般资本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当有人对金融资本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实现全面统治这一现象提出怀疑时,你是台能够对此进行说明?

【答案】(1)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与一般资本相比,金融资本具有以下特点:

①银行垄断资本的实力进一步加强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占主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银行持有资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银行除了控制巨额信贷资金外,还垄断了大规模私人信托基金,建立起广泛的分支银行网络,占领金融业务市场。银行垄断资本还通过合并的方式加强了金融资本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形成了众多的跨国银行。

②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庞大的金融体系中,除了商业银行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机构包括三类:一是储蓄组织,如信托储蓄银行、储蓄和放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等; 二是投资组织,如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各种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金融公司、投资信托基金等; 三是契约性质的专业金融机构,如人寿保险公司、灾害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此外,还有各种专业机构。非银行金融组织的资产增长很快,在激烈的竞争中,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实行了混合兼并,转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非银行金融机构还与银行互相联合,其结果是在金融业中也出现了以银行为核心的混合联合公司,其经营范围几乎包括全部的金融业务。

③跨国银行大量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