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海南大学1107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之货币银行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海南大学1107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之货币银行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 2

2017年海南大学1107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之货币银行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 7

2017年海南大学1107货币银行学与国际金融学之货币银行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 12

一、名词解释

1. 资产定价理论

【答案】资产定价理论是说明证券的收益与其风险及相互之间关系的理论。主要的理论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诞生于60年代初期,其结论是:证券的期望收益与其贝塔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的线性关系。套利定价模型诞生于70年代,其主要解决的是证券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套利定价理论假设证券的收益是由一系列产业方面和市场方面的因素确定的。当两种证券的收益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的影响时,两种证券的收益之间就存在相关性。通过比较可见,虽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考虑到证券之间的相关性,但是它并不确认引起相关性的有关重要因素。

2.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答案】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即MMMF ,指一种起源于美国的创新性的投资工具。这种基金吸收小额投资,用于在货币市场投资,如投资于大额存单,国券券等。向基金的投资,每单位在500〜1000美元之间,投资者可获得基金的利润分配,不受利率条款的限制,同时可以签发不低于500美元的支票。这一工具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 为了规避对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而产生的。

二、简答题

3. 商业信用有哪些局限?

【答案】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形式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分期预付定金等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的实现工具为商业票据,如商业本票、汇票等。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的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由于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一些缺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商品买卖量的限制,生产企业不可能超出自己所拥有的商品量向对方提供商业信用,因此大额的信用需要不可能通过商业信用来满足。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商业信用是直接同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紧密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只能向商品直接需求者提供信用,或者需求者向供给者预付货款,而不可能逆向运作。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商业信用提供的期限一般受企业生产周期时间的限制,期限较短,因此,商业信用只适用于短期借贷。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工商企业一般只会向与自己有经济业务联系的企业发生商业信用关系,否则没必要也不可能发生信用关系。

此外,商业信用还具有分散性和稳定性等缺点。

4. 简述货币市场基金的特征。

【答案】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功能类似于银行活期存款,而收益却高于银行存款的低风险投资产品。它为个人及企业提供了一种能够与银行中短期存款相替代,相对安全、收益稳定的投资方式;而且既可以在提供本金安全性的基础上,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又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货币市场基金的基本特征:

(1)基金单位是1元。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投资于股票的基金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是每个基金单位1元。投资该基金后,投资者可利用收益再投资,投资收益就不断累积,增加投资者所拥有的基金份额。比如某投资者以100元投资于某货币市场基金,可拥有100个基金单位,1年后,若投资报酬是8%,那么该投资者就多了8个基金单位,总共为108个基金单位,价值108元。

(2)评价标准是收益率。衡量货币市场基金表现好坏的标准是收益率,这与其他基金以净资产价值增值获利不同。

(3)流动性好、安全性高。这些特点主要源于货币市场是一个低风险、流动性高的市场。同时,投资者可以不受到期日限制,随时可根据需要转让基金单位。

(4)风险性低、投资成本低。货币市场工具的到期日通常很短,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期限一般为4〜6个月,因此风险较低,其价格通常只受市场利率的影响,货币市场基金通常不收取赎回费用,并且其管理费用也较低,货币市场基金的年管理费用大约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25%〜1%,比传统的基金年管理费率(1%〜2.5%)低。

(5)—般为开放式基金。成熟市场的货币市场基金均为开放式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通常被视为无风险或低风险投资工具,适合资本短期投资生息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在利率高、通货膨胀率高、证券流动性下降、可信度降低时,可使本金免遭损失。

5.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原则是什么?怎样理解?

【答案】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央银行的目标是维护币值的稳定,并代表国家来管理、调节金融,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由此决定了其一切活动要以整个社会的利益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其自身的盈利为目的。

(2)经营对象限于金融机构和政府。中央银行拥有特权,如果允许其从事与商业银行相同的

业务,势必形成不公平竞争,这样中央银行的超然地位会受损,也不利于其金融监管工作的开展。

(3)资产应具有最大的流动性。中央银行只有使资产保有最大的流动性,才能满足其调节资金供求、稳定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中央银行要避免购买期限太长、流动性弱的证券,也应尽量不发放长期贷款,并持有一定数量的黄金、外汇储备。

(4)定期公布业务状况。中央银行必须定期公布自己的业务状况,向社会提供有关的统计资料,这样做有利于提高中央银行的信誉,增加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同时也有利于国内外有关方面准确、及时了解政策,调整经营,进而实现央行预定目标。

(5)分支机构协调要适当。由于中央银行职能的特殊性、地位的特殊性,在分支机构设置上,一般总行设于首都或重要经济发达城市,按经济需要设置分支机构,为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也可以在国外设立代表处。

(6)业务活动的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为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整,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和维护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目标,在业务活动上必须享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不受干预地进行活动。

三、论述题

6. 试论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对策。

【答案】(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4年以后,四大国有银行开始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通过改革,四大国有银行发生了很大变化,银行的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但当前面临的问题仍不容忽视: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度的缺陷决定了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无法得到根本改善;经营运行机制特别是风险内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积存的大量不良资产尚未得到有效处置,潜在风险依然很大。

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看,我国国有银行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性缺陷:①一股独占,100%由政府拥有。②仍然保持准行政机构的性质,没有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化治理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a. 国有商业银行为国家独资所有,尚未进行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化改造,因此真正的资本所有者缺位、银行家缺位。b. 政府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行政主管和名义上的所有者,加之对银行的垄断偏好,常常对国有商业银行施加过多的千预,甚至当作准行政部门进行管理。政银不分在中国是比政企不分更难处理的问题。③业务工作往往被要求符合于行政目标。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取所谓“官本位的激励方式”,没有形成科学、现代的激励手段。

从经营绩效看,一是资本充足率仍然较低,这反映了国有银行资本扩张和资本金补充不相匹配,使其经营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二是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仍然较差;第三,国有银行在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比等盈利指标方面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第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到位,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监管体系。

(2)改革对策

分步将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为多元产权主体的现代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形成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的实质性转变,当务之急是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引入战略投资者,丰富产权主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在合适的时候上市,进一步壮大银行业的规模,建立现代的金融企业。

①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要求,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科学决策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