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之社会保障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答案】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与养老保险即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有本质上的区别。
(1)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联系
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在当代社会,社会成员的养老需求具有多样化,单纯的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企业年金可以则可以提高劳动者的退休待遇,因此企业年金不仅可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的需求,而且对十分散养老保I 漳责任,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2)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别
①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常是强制实施的、统一的养老金计划,管理机构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政府安排,由政府机构进行管理。企业年金计划却在绝大多数国家由企业自愿决定是否建立,并利用市场机制来选择合适的管理和运作方式,弹性较大,灵活性较强。
②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是公共产品,而企业年金属于私人产品。因此,政府对企业年金一般不直接承担责任,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立法、税收政策和适度监管等三个方面。
③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有三种筹资模式,即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而企业年金几乎均采用完全积累制,以个人账户方式记载每个职工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个人缴费以及投资收益、利息等全部资产。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全部资产归职工个人所有,不能调剂使用。
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般由政府管理和运营,或者即使是交由私营机构管理运营,政府也对其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保值增值的手段通常是由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同时也可以投向证券市场,但确保安全性为第一原则。而企业年金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如各种金融机构来运作,投资手段更多样化,更加注重基金的投资效率。
⑤基本养老保险强调社会公平原则,而企业年金更注重效率原则,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战略中是具有激励机制的福利手段。
2. 为什么说社会保障是在多学科基础之上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
【答案】(1)各专家说法不一
①经济学家通常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收益分配手段,从而很自然地将社会保障划人经济学范畴;
②而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学的一个领域;
③一些政治学者也会说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
定与政治目标,是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重要内容;
④而法学家、管理学家等对社会保障学科的性质亦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2)不同国家看法不一
现实中的社会保障是否作为经济学或社会学或政治学等学科的一个分支,或者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在不同国家其实是不同的。
(3)依据社会保障性质判断
鉴于社会保障独特的性质及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各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有的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将其作为任何一个学科的分支均非合适,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来发展或许更有利于社会保障理论的健康发展。
(4)依据理论判断①社会保障从基金筹集到支付的过程实质上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它应当属于经济学范畴;
②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为社会稳定发展服务,是国家通过法律强制实施的社会政策,它又应当属于政治学范畴;
③社会保障的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与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问题,从而又应该属于社会学范畴;
④在实践中,社会保障关系只能由独立的法律部门来调整和规范,并需要运用到统计学、管理学及保险学等技术。
由此可见,社会保障牵涉面甚广,上述学科均不可能包容它。目前的专业分割式研究正是造成社会保障理论研究表面繁荣、背后危机的深层原因所在。因此,社会保障应当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即是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
(5)依据学科判断
社会保障学是不能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势来理解的,社会保障作为中国的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显然并不具备这一条件,不能用形而上学的、规范的、超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保障学,而应当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立足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的基础之上,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去探究,进而建立和把握它的理论体系。据此,社会保障学仍然是能够成立的,它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实践去进行探索,并在探索中建立和逐步完善它的体系。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是在多学科基础之上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
3. 如何协调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并促使两者共同发展?
【答案】(1)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一定情况下会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保险资源和市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作为保障供给的主体,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冲突,一方的发展往往会削弱和阻碍另一方的发展,这对于占人口多数的中低收入者更为明显。当然,随着经济发展和支付能力的提高,人们的保障需求会日益强烈,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存在着互为促进和补充的关系
①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和普遍性可以增强人们的风险和保险意识,认识到保险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有利于商业保险的宣传和推广。社会保险可以为那些遭遇社会风险的商业保险投保人提供经济援助,一定程度上维持其支付能力,减少商业保险退保和解约行为:同时,高水平的社会保险制度大大提高了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客观上起到了减少商业保险赔付、维持商业保险稳定发展的作用。
②由于社会保险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保障水平有限,人们可以投保商业保险实现较高的经济保障需求。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保障需要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依靠单纯的社会保险或单纯的商业保险往往难以满足其生活保障需要,所以,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在许多国家能够并行不悖,共同构成国民生活的经济保障系统。、
(3)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发展
①两者相得益彰:社会保险为人们提供基本的风险保障,而商业保险却不同,它对人们面临的形形色色的风险,只要符合可保风险条件便可以设立相对应的险种,保险事故可大可小,保险标的可多可少,保险金额也可低可高,即使社会保险已经保障了的风险,商业保险仍可以再予以保障,满足人们多层次性的和特殊的保障需求,使两者保障功能和保障范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②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相通性亦使两者可以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由于商业保险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和公共性,保险公司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还可以兼顾社会目标的实现; 社会保险也可以吸收商业保险的有益做法,促进自身机制和体制的完善,如社会保险采取权利义务相结合的费用三方负担原则,或将商业保险免赔的做法引入医疗保险,都是社会保险开源节流的有益尝试; 商业保险也可开办一些具有社会保险功能的险种(如团体年金保险),不但吸引客户还可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在技术上,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可以互通有无,如保险精算技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实现资源共享。
综上可见,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可以获得共同发展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发达的商业保险。
4. 经济学界对于社会保障有哪些相互冲突的观点? 你如何评价他们之间的争论?
【答案】(1)经济学界对于社会保障互相冲突的观点如下:
①凯恩斯的观点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著作,也是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作和“凯恩斯革命”的标志。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丧失了自动调节恢复资本主义经济均衡的市场机制,因而需要国家调节和干预资本主义经济,否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便不可避免地要灭亡。凯恩斯的国家干预论和增加公共支出等政策主张,为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通过这种制度来调节社会经济的发展,确实扫清了理论障碍,从而事实上推进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②肯尼思. 阿罗的观点
1972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即以社会选择理论等著称于世,在其代表性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阿罗从分析民主制度下寻找进行社会选择的社会福利函数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个人偏好和社会选择的本质一一二个公理及社会福利函数应满足的五个条件,同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