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保障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目录
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保障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 2
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保障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 7
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保障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 .. 13
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保障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 .. 19
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保障学(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 .. 24
一、简答题
1. 对社会保障制度影响重大的理论流派有哪些? 这些理论流派有何影响?
【答案】对社会保障制度影响重大的理论流派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和中间道路。
(1)民主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的许多观点主张等,构成了福利国家的理论与政策基础,迄今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是现代社会保障事业的积极推动者。
(2)新自由主义
它所倡导的自由实际上是非真实的自由,因为自由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绝对小可能建立在绝对不受约束的基础之上,而社会也是能够被公正或不公正来定义的,政府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新自由主义中吸取到的养分就是保持对社会保障持续膨胀的警惕,同时发挥出市场机制的应有作用。
(3)中间道路
中间道路理论基础建立在对自由市场的辨证认识之上,着重强调社会稳定和秩序,肯定国家在福利领域的主导作用,对待福利国家是既赞同又批评。它使新自由主义者们对中间道路理论在改造资本主义和对资本主义的态度方面的看法有了分歧。
2. 社会保险基金有哪些特点?
【答案】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有:
(1)强制性
社会保障基金是依法强制筹集的,并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管理和使用。
(2)储备性
社会保障基金一般分为积累型基金和现收现付型基金。积累型基金是为了应付那些发生概率很高的风险,如老年风险,为了应付人口老龄化,需要事前有所积累; 现收现付型多采取“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的政策,因此现收现付型基金并非完全没有积累,也要有少量积累作为资金储备。
(3)互济性
社会保障基金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是社会成员之间互济性的反映。
3. 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目标的擅变?
【答案】社会保障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到正式制度安排,其追求的目标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1)早期的社会保障主要基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从而客观上充当着统治者控制社会并使
统治秩序得以延续的工具。
(2)现代社会,社会保障的目标逐渐融入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平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单纯追求社会安全或稳定社会的目标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人道主义日益成为支撑这一制度的伦理基础,对社会弱者的关注与援助日益成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或地区的重点与核心,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再是出于单纯的政治目标,而是被赋予了人道主义的内核:另一方面,公平与正义日益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社会保障则成了追求这一发展目标的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因而使社会保障肩负着缩小社会不公平和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使命。
(3)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与文明进步的视角出发,综合考察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发现,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围绕这个总目标,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中需要实现如下分目标:①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②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③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4. 概述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制度规定。
【答案】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展了以城市为重点、以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开始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企业留利和费改税制度。企业从计划体制下脱离出来走向市场。这样,企业间养老金负担畸轻畸重的矛盾不断暴露出来,企业界要求均衡养老金负担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中国在某些地区和部门开始进行养老金社会统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制度规定如下:
1995年,国家正式决定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1)社会统筹
社会统筹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将一部分上缴资金作统一调配,按统一标准发放。这种方式超出了单位管理的范围。它或者以地域作为统筹范围,或者以行业作为统筹范围,最后过渡到省级的统筹。2000年,中国大部分城镇地区养老保险实现了地市级以上的统筹。
实行社会统筹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共济性,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行业之间的不公平性。同时,社会统筹便于统一管理和运作,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做到统一发放标准,实现对个人的公平。
(2)个人账户
实行个人账户,将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制度建立之初是将投保与企业投保的一部分)记在个人的名下,资金积累到个人账户中。这有利于落实个人的责任,与个人利益挂钩,调动个人投保的积极性,并且便于劳动者在不同体制和单位之间的自由流动。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职工工作调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手续作了规定:职工在同一统筹地区调动时,转移基本养老关系和个人账户档案; 职工跨统筹地区调动时,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资金。
(3)“统账结合制度”实行的办法
针对每个人的时间状态的不同,“统账结合制度”实行区别对待的办法,也就是“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办法”。
①新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新职工一一“新人”
其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资金个人缴纳的8%计入(最初办法是由企业缴纳本人工资的3%,个人缴纳8%计入),经过工作期间的积累和增值,退休后,每月按总积累额的120等分计发(按平均10年的退休余寿)。另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由个人的缴费指数工资和上一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平均值为标准、缴费满一年发放1%(最初办法是相当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20%)资金来源于现收现付制,由企业按工资总额的5%缴纳。
②新制度实施前已退休的人员—“老人”
实行老人老办法,继续发养老金,资金来源于现收现付制。
③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一“中人”
除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之外,另加一份根据工龄系数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新制度实施的时间界限是以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为标准。
按新制度规定,职工在退体时从社会统筹中得到的基础养老金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20%,从个人账户中得到的个人养老金预期为工资额的40%左右。总的替代率(退休者养老金水平与其工资水平的比例)相当于60%左右,可以保障晚年基本生活需要。考虑到现阶段中国退休人员迅速增加的情况,国家在进一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适当缩小个人账户规模,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资金分别核算,分别管理。
二、论述题
5. 试述社会保障是民众生活的安全网。
【答案】社会保障是国家或者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我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社会保障具有稳定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为民众生活提供了一张比较完善的“安全网”o
(1)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它是适应工业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并得到发展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其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当民众因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而暂时或者完全失去工作能力并导致收入减少时,社会保险能提供给民众一个收入保障,保证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需要。
(2)社会救助是指国家与社会面向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接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其包括贫困救助、灾害救助及其他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措施等。当民众陷入贫困、遭受自然灾害,城镇居民无法达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三无”人员无法保证生活时,社会救助通过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夕、自然灾害救助等方法保证民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