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0901社会保障学科基础综合之社会保障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几大板块之间的关系。
【答案】(1)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
医疗卫生体制包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大板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是对这三项的改革,即所称的“三医并改”。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给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要。为了实现总体目标,必须进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建立分担机制。同时,必须进行医疗机构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降低成本,给患者提供及时、方便、放心、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了实现这一总体目标,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也必须进行改革,要加大药品管理监督力度,严格规范购销行为,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
概括来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分担机制,医疗机构和一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引入竞争机制,这三项改革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同步进行,才能有效地实现改革目标。
(2)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三大板块之间的关系
三改并举,医保改革是关键。医保改革,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医保改革要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取决于两个重要环节,即医疗机构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以及药品生产流通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医药产品。
三医联动政策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医疗、医药和医保部门之间“结构”的治理,权力、责任和利益在医疗、医药、医保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分配和相互间的钩嵌关系将最终决定结构治理的效果。
2. 为什么要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答案】为了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资金,合理分摊社会保障转型成本并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政府于2000年9月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1)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它肩负着化解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中出现的历史债务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高峰的重要职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持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
(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中央政府直接筹集、管理。它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既不同于社会保险基金,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保障基金,而是在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救助基金出现财务危机时,充当着补充、调剂基金的作用。
3. 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了哪些社会保险法令,其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1)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了:1883年《职工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工伤社会保险法》、1889年《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三部法律。
(2)19世纪80年代德国颁布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意义有:
①德国颁布的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此产生。社会保险制度首先产生于德国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标志。
②德国一系列社会保险法令的颁布对世界其他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其他各国执政者将建立新的安全机制与保障机制提到重要位置来考虑,从而促使能够适应下业补会需要的各种社会保险制度成为新的政策选择。
③德国社会保险法的一些规定与模式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影响深远。
4. 近年来我国针对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有哪些新进展?
【答案】近年来我国针对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新进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养老保险方面
①改革传统的现收现付制为部分基金积累制,建立新的资金运行方式。
②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③扩大养老保险金的来源,实行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金费用的办法。 ④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对农民、城镇居民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⑤建立养老基金增值的机制。
⑥建立退休金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和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机制。
⑦由单位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过渡。
(2)在失业保险方面1999年1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这一条例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逐步走向完善。《失业保险条例》有以下几方面的突破和变化:
①改称“待业保险”为“失业保险”,与国际接轨。
②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全部被纳入失业保险范围。
③职工享受失业保险,个人必须履行缴费的义务,失业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④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改变,由原来的七种人扩大到凡非自愿失业、办理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失业人员都可以申请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⑤调整了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和计发办法。
⑥对失业保险制度与社会救济制度的衔接作出规定,使社会保障进一步体系化。
⑦对违反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一系列行为,制定了惩罚条款。
⑧失业保险基金开支中增加了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项目,发挥了促进就业的整体功能。
(3)在医疗保险方面
①在公费医疗制度中开始实行个人适当负担部分医疗费的办法,以增强个人的费用意识。全国大多数省开始对公费医疗经费实行由定点医院管理,超支由医院、个人、用人单位按比例分担的管理办法,从供需双方人手加强管理。
②针对企业自我保障、风险难以共济的问题,许多地方的劳保医疗在原有经费提取、管理、使用不变的基础上,实行了大病医疗费统筹和离退休职工医疗费统筹。企业按在职职工人数和退休职工人数分别向统筹部门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形成统筹基金,专款专用。
③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批准在深圳、海南进行社会保障综合改革试点,试行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4)在工伤保险方面
1989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工伤保险改革试点。试点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
①扩大了保险覆盖面;
②适当调整工伤保险待遇;
③实行差别费率,建立工伤保险基金;
④由政府组织工伤保险事业,逐步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
⑤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
⑥政府立法,依法行事。各试点地区政府都首先出台工伤保险法律规定。
(5)在生育保险方面
①生育费用社会统筹;
②生育费用夫妇双方单位分担;
③生育负担税收调节。
在总结各地生育保险改革经验的基础上,1994年12月14日劳动部颁发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推行女职工生育费用社会统筹,并对生育保险的实施范围、基金征集原则及提取比例、统筹层次、基金列支渠道和待遇支付标准等提出原则性的意见。
(6)在住房保障方面
①加快租金制度的改革;
②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④大力发展和完善住房金融体制;
⑤实行住房保障商品化和社会化。
二、论述题
5. 试论述我国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
【答案】我国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如下: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像一切客观物质结构一样,具有整体性、层次性、运动性、相互制约性和功能性。它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制度安排在排列次序、配置格局、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及其相互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