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财政学818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等成本曲线

【答案】等成本曲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假定要素市场上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为w ,既定的资本的价格即利息率为r ,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为C ,则成本方程为:

成本方程相对应的等成本曲线如图所示,横轴上的点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购买劳动时的数量,纵轴上的点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都购买资本时的数量,连接这两点的线段就是等成本线。它表示既定的全部成厂本所能购买到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各种组合。

等成本线

2. 吉芬物品

【答案】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

,并将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物品称为“吉芬物品”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图所示。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 需求的变动

【答案】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需求的变动

如图所示,当任何一种其他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将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和需求变动。

,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D 0到D 2)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 0到D 1)。

4. 隐成本

【答案】隐成本是相对于显成本而言的,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成本与厂商所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相联系,反映着这些要素在别处同样能被使用的事实。比如,某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从劳动市场上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人,从银行取得一定数量的贷款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土地,而且有时还会动用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并亲自管理企业。当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也要向自己支付利息、地租和薪金,所以这笔价值也应该计入成本之中。由

于这笔成本支出不如显成本那么明显,故被称为隐成本。

二、简答题

5. 假设原来是完全竟争的许多厂商合并为一个纯粹垄断者,又假设该垄断者使用原有各厂商的厂房设备和生产技术,并且市场对该行业产品的需求状况没有发生变化。垄断者使用的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为什么不是原有各厂商使用的要素之和?

【答案】(l )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该行业各个厂商对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由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 曲线来表示,该行业对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则由考虑了外部效应的各厂商的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数量轴)加总而成。这里的外部效应是指:当行业内所有厂商针对要素价格的下跌(上涨)而同时增加(减少)对该要素的需求量,以便通过增加(减少)产销量来

,进而导致各厂商的增加利润时,所有厂商产量的增加(减少)会引起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上升)

V 弄护曲线左移(右移)以及对可变要素相应需求量的变化。

(2)假设该行业所有完全竞争的厂商合并为一个纯粹垄断者,此时该垄断者,即该行业(该纯粹垄断者就代表了该行业)对可变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不再是原来所有完全竞争厂商考虑了外部效应的需求曲线相加之和,而是由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来表示。因为在产品市场纯粹垄断的条件下,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再固定不变,而是随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因而边际收益不等于产品价格且总是小于产品价格,大化,

该垄断者必须使用满足就不等于。为了实现利润最的可变要素投入量,它对可变投入要素的需求曲线便只能由要素的MRP 曲线来表示,而不能简单地将原有各个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即VMP 曲线)相加而成。换句话说,该垄断者使用的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再是原有各个厂商使用的要素之和。

6. 为什么垄断厂商实现MR=MC利润最大化均衡时,总有P>MC?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状态的?

【答案】(1)由于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位置高于边际收益MR 曲线的位置,即总有P>MR,所以,在垄断厂商实现MR=MC利润最大化均衡时,必有P>MC。

(2)在经济学分析中,通常把厂商均衡时P 与MC 之间的大小比较作为衡量市场经济效率的一个标准。

①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MR 曲线重合,即有P=MR, 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实现MR=MC不日润最大化均衡时,必有P=MC。在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的P=MC条件下,厂商销售产品的价格刚好等于生产的边际成本,井实现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②在垄断厂商均衡的P>MC条件下,厂商销售产品的价格大于等于生产的边际成本,且减少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形成了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以上对垄断厂商的分析可以扩展到所有非完全竞争厂商。在小同的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均衡时厂商的P 与MC 之间的差距越大,经济效率的损失越大; 相反,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均衡时厂商的P 与MC ,之间的差距越小,经济效率的损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