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锻炼的补偿性

【答案】体育锻炼的补偿性是指补偿体育课不能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要,补偿学生感情,调节心理平衡

2. 开始姿势

【答案】开始姿势是指在做练习基本阶段前,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所处的准备状态,要为后续动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简答题

3. 我国学校体育现行的主要法规有那些?

【答案】我国学校体育现行的主要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大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结构和内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由九章构成。

说明了制定条例的原因、条例适用的对象,提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

体育课教学

明确规定各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提出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并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外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体育教师

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组织机构和管理

奖励与处罚

附则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结构和内容《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由六章构成。

总则

说明制定本条例的原因和明确了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条例适用对象。

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规定了大中小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对学校的学习环境等的要求,要求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学校卫生工作监督

奖励与处罚

附则

4. 简述体育教学的特点。

【答案】体育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体育教学活动方式以体力实践活动为主,体育教学是一个教、学、练合一的过程,以练为主,通过对精选的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实践,达到理解教材的技术结构,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的目的,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体力活动和思维过程是紧密结合的。

(2)体育教学是多种组织形式相互配合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的实践课是在室外进行的,由于活动范围大,受场地、器材数量和布置位置的限制,加之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水平和体育基础的差异,所以学生的互动性远远大于室内课。因此,需要教师课前认真计划和准备,并要求课中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组织能力

(3)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多次反复练习,不但形成了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且在练习中也承受了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从而对促进身体发展,增强体质有着积极作用。

5. 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

【答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语言法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语言不等于讲解,讲解不等于讲解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

(1)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不能“只练不讲”。

(2)问答法

问答法也称谈话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互动方式传递教学信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体育教学中问答法的特点有:

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

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以伴随练习的思考为线索。

分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但在开始和结束部分更为重要。

(3)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4)基本要求

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体育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做到系统性强、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等。

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多用设问和解疑

适当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

6. 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1)不同点

真稳定状态是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很少产生乳酸和氧的亏欠,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假稳定状态是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当进人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无氧代谢供能占优势,乳酸水平升高,血液PH 值下降,运动时间不可能持久。

(2)相同点

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不大的水平,这种机能状态称为稳定状态。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是稳定状态的两个方面。

7. 简答动作技能改进与提高阶段的特点,表现及主要任务。

【答案】(1)特点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

(2)表现

表现在逐步消除了动作的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与错误动作,动作变的准确、协调和轻松起来、但仍不够熟练,不能运用自如。

(3)主要任务

这个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地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动作结构的内在练习,注意改进动作细节,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积极的思维,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动作的细节,尤其要注意学生个体见的差异,进行区别对待。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负荷量和强度,以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

8. 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竞赛如何改革?

【答案】(1)改革时要正确处理好竞赛市场化和竞赛为训练服务的关系。

(2)竞赛体制改革的着眼点要放在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国家的积极性方面,提高竞赛管理水平,使竞赛工作得益于教育和社会,服务于教育和社会。

竞赛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训练的需要、适应多周期的需要。

(4)要分门别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大学竞技体育队伍的需要安排好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