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理工大学学校体育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体育

【答案】学校体育是指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 体育与健康课程

【答案】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简答题

3. 什么是体育技术?如何进行体育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

【答案】体育运动技术简称为运动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合理有效的方法。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可以从技术结构和各个要素分别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定或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性评定。

(1)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从技术上看运动技术动作是否符合技术的规格要求。

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和效果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从形式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即看其是否准确地完成了规定动作的要求。

(2)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协调性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协调性的标志是动作连贯、节奏合理、各要素配合恰当,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协调配合。

(3)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是完成运动动作的动力,是运动技术动作的一个主要质量标志,这是由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目标所决定的。

(4)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经济性

所谓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经济性就是动作做得好而省力。动作的经济性是技术动作准确性、协调性的综合表现。

(5)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弹性

技术动作的弹性能够减缓来自对手或器材(如传的球)的击打力量,保证技术动作的完成、增加动作的美感。

缓冲和弹力也是连续完成下一个动作的前提。

能减小人体落地时的撞击力、防止身体受伤和减小人体的运动惯性防止犯规等。

4. 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方法有那些?

【答案】学校体育管理方法是指为达到学校体育管理目标而采用的管理手段或途径。学校体育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法规管理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政策法规管理法是指运用国家各种有关学校体育的法令、条例、决议、规章制度等来管理学校体育的方法。政策法规管理法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等特点。包括《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

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等。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行政管理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行政管理法是指运用行政组织的职能与手段,对各级学校体育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法具有权威性、指令性、针对性的特点。下达任务与检查落实紧密结合。教育、体育部门应相互尊重、相互协作、共同搞好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管理法是指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有关规划及计划,科学确定出一定阶段的工作目标并通过实施、检查达到目标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法的要求包括:

确定目标要恰当,应从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低。

要对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以便督促落实。

(3)评估与奖惩法

学校体育管理的检查评估与奖惩法是指不断地对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程度进行监督、控制,并针对完成情况采取奖励或惩罚的方法。表彰和奖励要客观、恰当,表彰和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5. 简述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答案】(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军事学堂,在学校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使中国近代学校教育中出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

(2)维新运动时期

洋务派认为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视儿童少年身体的发育与健康,强调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清末“新政”

1903年,在推进“新政”的过程中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各级各类学堂中都设立体操科,这一新学制的执行,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4)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仍沿袭清末军国民教育以兵操为主的体操课。在课外开展以球类和田径为主的活动和竞赛,形成了学校体育的“双轨现象”。

(5)“五四”时期

极具代表性的是毛泽东同志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和恽代英的《学校体育之研究》。

1922年,《壬戌学制》的出台标志着军国民主义教育在我国的没落。

192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女子体育发展迅速,重视对体育师资的培养。最为典型的是“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

(6)国共对峙时期

在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政府成立了学校体育的领导机构,先后颁布了不少学校体育法令。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也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

6. 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答案】未来的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为素质教育服务为主线

在时空观层面,拓展学校体育的“界限”

a. 增强未来意识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观念。

b. 现代健康观念促使学校体育不仅重视与卫生保健相结合,而且关注学校体育与社会、家庭的“一体化”。

c. 学校体育不仅注重自身的运动,而且要注意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在学生观层面,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学校体育的必然趋势是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热情、培养学生自发自主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

在活动观层面,对“体育运动”将有更深刻的理解

“运动”对人的作用不仅有显性的、直接的、即时的,还有隐性的、间接的和长期的。 (2)关注学校体育的文化使命和人文价值

学校体育的最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传递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运动,它绝不是超然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的简单的肢体运动,不能只限于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必须肩负起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体育文化使命。

7. 采用竞赛训练法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案】采用竞赛训练法应注意的问题是:

(1)竞赛作为手段,运用时要目的明确。

(2)要加强比赛训练的组织工作。

(3)及时对运动员进行道德风尚和意志品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