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体育综合专项运动技能之学校体育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综合训练法

【答案】综合训练法是指把重复法、变换法、间歇法、竞赛法等结合起来运用的方法,它可以集诸法之长,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2. 动作轨迹

【答案】动作轨迹也称“练习轨迹”,是指做动作时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移动的路线,包括形式、方向和幅度三个方面,轨迹形式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

二、简答题

3. 简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答案】终身教育对学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1)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立足长远与落实“健康第一”密切结合

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宗旨,而且较“健康第一”更加注重强调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有机结合,强调实现终身体育、保证终生健康必备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3)确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目标、内容、组织形式体系

在学校体育目标上

a. 从“学生身心健康、运动技能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要素”来拓宽未来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b. 要明确的各学段的体育目标。

在学校体育内容上

a. 要从面向健康生活、终身受益的角度设计学校体育课程和教材,注意学校体育各阶段内容的衔接。

b. 把个体的、可控的、简便的、人们乐意长期坚持的体育活动界定为“终身体育项目”。

在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上

终身教育思想确立“个性化、多样化、开放化、无形化”等原则,积极尝试新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各学段的体育组织形式。

(4)注重过程与结果、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学生体育素养评价

终身体育思想把学生体育态度、兴趣、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纳入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在操作上将显性与隐性、过程与结果、起点与进步评价相结合,切实提高学校体育的效果。

4. 如何理解校本培训?它有哪些优势?

【答案】校本培训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1)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与校情和教师工作紧密相连,培训结果可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校本培训创造了终身学习的氛围,无限提高、拓展了培训时间和受训教师的覆盖面。 (3)校本培训优化了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

(4)校本培训促进了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

5. 试述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组织形式。

【答案】体育(与健康)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两条基本途径,这两条途径也是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和环节。

(1)体育(与健康)课程

除了学前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它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教育的重任。

(2)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之外的一切体育活动,主要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课外运动竞赛以及校外的社区体育活动和家庭体育活动等。课外体育活动对培养学

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现和培养运动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6. 重复训练与间歇训练两者的不同点?

【答案】重复训练与间歇训练两者主要不同点是

(1)重复训练法间歇时间充分,间歇训练法间歇时间不长,并有严格规定。

(2)重复训练法要求在机体达到基本恢复,心率恢复到110/次以下时进行下一次练习。 (3)重复训练法的强度大,约达而间歇训练负荷强度可根据训练任务,在30〜80%之间调整。

7. 谈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及这类方法的基本要求。

【答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语言法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语言不等于讲解,讲解不等于讲解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

(1)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传授运动技能的

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不能“只练不讲”。

(2)问答法

问答法也称谈话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互动方式传递教学信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体育教学中问答法的特点有:

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

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以伴随练习的思考为线索。

分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但在开始和结束部分更为重要。

(3)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4)基本要求

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体育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做到系统性强、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等。

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多用设问和解疑

适当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

8.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贯彻应注意那些事项?

【答案】(1)释义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2)科学依据

人体适应规律。

根据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

(3)贯彻要点

负荷要逐渐增加。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训练水平,确定适度的训练负荷。要有节奏地、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负荷,并且大、中、小负荷相结合。

处理好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关系。

三、论述题

9. 运动竞赛的社会效益的体现

【答案】运动竞赛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总称。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