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解法

,按部分逐次进行学习,【答案】分解法是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或段落)

最后达到全部掌握的一种动作教学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有质的区别、运动技术难度较高、过程复杂而又可分解的运动项目。

2. 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答案】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根据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将一个学期的教材,按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教学时数、周次、课次分别排列到每次课中,并提出完成教学目标的各项措施

二、简答题

3. 体育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

【答案】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反馈功能、动机强化功能和考察鉴定功能。

(1)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功能

教学评价会提供一定的状态信息,这些信息返回给评价的对象,就可以作为调整或改进的依据。

(2)教学评价的动机强化功能

教学评价的动机强化功能是指由于教学评价而激发被评价者的积极性,自觉地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动机作用一般分为内部动机作用和外部动机作用。

教学活动中的自我评价可以加强内部动机作用。

教学活动中他人肯定的评价评价,可以提高教师或学生的积极性、维持教学过程的适度的紧张状态。

(3)教学评价的考察、鉴定功能

教学评价具有对教学质量和水平、优点、缺点和问题的考察、鉴定的作用。

教学评价具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判定和鉴别的作用。

教学评价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关决策的依据。

4. 简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表现出的体育课程的新的特征。

【答案】(1)力图突破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强调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2)强调学生体育认知经验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体育经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状况的变化,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

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过程。

(3)构建弹性化的课程内容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改革,改变传统课程评价中过分强调运动成绩、过于注重甄别功能的倾向。

(5)强调课程的分级管理和教师在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作用。

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突出健康价值和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学习过程和学生体育兴趣、学习经验、情感、行为、态度的价值的思想,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面貌。

5. 体育教师的全面能力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体育教师的全面的专业工作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它不仅表现在具体的教学水平上,而且表现在教学计划与决策、教学管理、教学评估等诸方面。

(2)教育能力

教师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挖掘教材内容的多种教育价值,开发教学方法手段的不同教育价值,提高综合教育能力。

(3)训练能力

体育教师的训练能力包括:制定和实施训练计划的能力,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能力,管理代表队和组织比赛的能力。

(4)运动能力

体育教师的运动能力是从事本职工作的最基本能力,具体表现为规范熟练的动作示范,把握动作技术环节,及时发现与合理纠错等。

(5)组织能力

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是体育教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的具体表现。

(6)科研和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开拓新领域,并在创新中生存、在开拓中发展自己。 (7)社会交往能力

体育教师要通过与不同部门人群的交流沟通,让社会了解体育教师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外部条件与环境,展示体育教师各方面的才能。

6. 简答动作技能改进与提高阶段的特点,表现及主要任务。

【答案】(1)特点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不够。

(2)表现

表现在逐步消除了动作的牵强、紧张现象和多余与错误动作,动作变的准确、协调和轻松起

来、但仍不够熟练,不能运用自如。

(3)主要任务

这个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地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动作结构的内在练习,注意改进动作细节,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建立动作的动力定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中积极的思维,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动作的细节,尤其要注意学生个体见的差异,进行区别对待。在保证动作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大负荷量和强度,以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

7. 学校体育科研选题有何依据?

【答案】学校体育科研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1)课题的价值

(2)课题的可行性

(3)个人选题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4)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5)关键性的问题

(6)具有共性的问题

(7)占有一定的科研资料

8.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初创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建立之始,党和政府就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十分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曾两次作出“健康第一”的指示。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开始设立体育处,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体育学院一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为上海体育学院)

1953年毛泽东同志又将“身体好”作为三好学生的第一条。

(2)曲折发展阶段(1958〜1965年)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也曾出现以劳动代替体育、盲目追求指标、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违背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规律。

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

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学校体育要面向广大学生。

(3)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这“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学校体育基本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

(4)改革开放阶段(1977年至今)

加强了体育的法规制度建设,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1990年3月12

,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 日,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