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政策调整

【答案】政策调整是指依据政策评价的结果,对实施中的现行政策采取补充、修正和终止的动态过程。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有:

(1)政策补充。在被认为继续可行的政策中,增加新的内容,拓展政策的规范空间,以适应内外政策因素变化的需要。

(2)政策修正。改正政策中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内容,同时还依据新的政策环境,修订已经过时的内容,进一步增强与保证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3)政策终止。取消失误的政策,重新制定新政策。

2. 寻租

【答案】寻租是指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它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作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它们往往成为腐败、社会不公和社会动乱之源。政府中的决策者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多数人利益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是“寻租活动”。

寻租的特点主要有:①间接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②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活动或“避租”活动; ③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为了对付寻租者的游说与贿赂,需要时间和精力反击; ④寻租活动有合法与非法之分; ⑤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维护自身的独家垄断,属于合法的寻租活动; ⑥行贿和走私属于非法的寻租活动。

3. 利益整合

【答案】利益整合是指在承认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全局利益、国家利益相对独立和差异性的前提下,强调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国家利益,当它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应把全局利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利益整合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1)纵向的利益整合。主要是中央与地方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利益整合。实现纵向利益整合的关键是克服狭隘的地方主义、部门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和行为。

(2)横向的利益整合。主要是各地方政治体系之间、各政策执行机关之间、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利益整合。通过这种整合,使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国家利益三者得到合理配置,从而避免因

利益冲突而导致的公共政策规避。

4. 精英决策

【答案】精英分析方法认为所有的政治系统都分为两个阶层一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精英分析的核心观点在于,公共政策是统治精英的偏好和价值体现,大众在相当程度上是被精英所操纵的。因此精英决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杰出的精英人物决定的,大众不能决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反映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观而不是大众的需求和意愿。

5. 政策客体

【答案】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政策的直接客体是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政策的制定围绕着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展开; 政策的间接客体是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6. 非正式评价

【答案】非正式评估是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不作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非正式评估具有方式灵活、简便易行的特点,评估形式多种多样。非正式评估的缺点是由于评价者掌握的信息有限,并且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因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有失客观公正。

7. 政策方案规划

【答案】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①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②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③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④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⑤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

8. 系统

【答案】系统是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坚持系统观点,要充分认识到系统是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从要素的量的组合达到系统整体的质的飞跃的矛盾统一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9. 置信区间

【答案】虽然希望抽样误差越小越好,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某个样本统计量能否用来估计总体参数,取决于公共管理者对抽样误差的精度要求。公共管理者可以根据样本给出一个随机范围,这个范围以某种可以接受的概率保证对参数估计的正确性,即总体参数以某种概率包

含在这个范围内。这个范围被称为置信区间,可以接受的概率被称为置信度或置信水平,通常记为1-α(α为一个较小数)。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如果已知总体标准差。,则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分位值,是均值标准误。。其中,是样本均值

是正态分布函数在上的被称为置信区间下限,被称为置信区间上限。

10.利益集团

【答案】利益集团是指因兴趣或利益而联系在一起,使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行非选举性的鼓动和宣传,用以促进或阻止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变,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体现自己的利益主张的松散或严密的组织。利益集团具有两大特征:①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 ②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利益集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直接游说、间接游说、司法诉讼、政治捐款、示威抗议等。

二、简答题

11.简述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

【答案】政策评估是指政府政策评估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有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评估政策方案的内容、规划与执行过程以及执行结果的活动。邓恩(IvilliamDunn )认为,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1)政策方案调整(aajustment )

政策执行的情况在经过监测与评估之后,发现执行有困难或是环境己发生变化,或者是人力、经费等资源不足时,就必须调整方案执行的方法、技术或程序等。

(2)政策方案持续(continuation )

政策执行的情况在经过监测与评估后,经推测己初步满足标的人口的需求、价值观及机会等,即政策方案的执行己达到基本的日的,即可继续执行政策方案,不用修改政策问题、标的人口或执行人员及经费等。

(3)政策方案终止(termination )

政策执行的情况在经过监测与评估后,经推论原先的问题已获得解决或问题未获解决反而产生更多问题时,应即终止该政策方案的执行。

(4)政策方案重组(restructuring )

政策执行的情况在经过监测和评估后,发现问题未获解决,乃是由于当初对问题界定不当、目标不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妥当等所引起,就应重新建构问题,了解问题的症结,设计新的目标及新的解决方案,于是造成“政策循环”的情况。

12.如何评价企业型政府理论?

【答案】对企业型政府理论的评价包括这一理论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