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948综合考试之教育管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

【答案】管理:管理是指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管理的这种属性,表现在管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管理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①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目标服务的;

②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

③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

④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 知识经济

【答案】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率,或者说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有: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②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③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 ④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3.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

二、简答题

4. 应从何着手控制学校工作质量?

【答案】质量控制是指对影响学校质量的因素施加干预,使质量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1)对不同性质的质量原因采取不同对策

造成学校质量问题的原因,按其产生的形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区分为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两种。

①偶然因素

偶然因素是一种随机产生的影响质量的因素,没有确定的出现时间,也不够稳定。例如,财会人员一时走神算错账。对偶发因素的控制方法是密切注意各项工作的反馈信息,及时抓住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将原发因素和受动因素都调整到正常状态。

②系统性因素

系统性因素是长期影响学校质量状况的因素,它们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对这类因素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应采用质量突破的办法来解决。

质量突破是指采用革新性的措施打破原有条件的栓桔而使质量获得根本性的改迸。这种方法具有创新性、需要群体协作和周期长等特点。

(2)确定与把握质量警戒线

学校质量警戒线是对学校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所规定的最低标准。

①在确定警戒线时,一般要考虑三方面要求:国家的基本要求; 本校历史上的平均水平; 同类学校的一般水平。

②在对学校进行质量管理中,需要确定警戒线的项目大致有:教学质量、思想教育质量方面、体育卫生工作等。此外,在中小学教育中,应逐步考虑在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方面确定一个或几个适当指标作为警戒线,以提高学生在这两方面的素质。

(3)工作控制

工作控制是从工作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抓起,对质量实行预先控制。工作控制要抓好计划、实施、总结、改进等几个环节,同时要根据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抓好细致的环节。(4)组织控制

组织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建设,它通过抓人和组织的建设来对质量工作的开展实施保障,一般要抓好下面几件事:

①做到校、年级和班级质量管理组织健全,制度完整、规范。

②抓好教研组建设和教职工骨干的培养,使质量工作有带头人、排头兵。

③保证学校与下属组织、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各方面对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心中有数。同时学校还要与社会有关方面、学生家长和兄弟学校之间加强联络,取得各方支持,及时获得有关信息,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5. 简述教育督导的主要职能。

【答案】教育督导的职能,是指教育督导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又指教育督导机关及人员为执行其任务所进行的职务活动。教育督导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职能:

(1)监督职能

监督职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察和督促,推动其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教育督导的最本质、最核心的职能。

(2)评价职能

评价职能是指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水平、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它对教育的各个方面按照一定时期社会的要求标准,以评价为杠杆,进行综合评价后,对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工作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判,看到成效点,找到不足处,给以正确、实在、有效的工作监督、指导,从而推动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

(3)指导职能

指导职能是指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在了解情况、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对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方向、工作内容和程序以及工作方法给以具体的指教与引导。指导是监督、评估的深化和体现。

(4)反馈职能

反馈是指一个系统发送的信息,经过检测反射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教育督导要强化反馈职能,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帮助教育决策者科学决策,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控和发展,确定新的决策。

6. 简要回答校长应该如何抓好教学质量。

【答案】作为一名校长,抓好教学质量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质量意识,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在教学质量管理中,要确立全员参与的观念。不但教导处工作人员要把好教学质量关,其他教职员工也要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不但主要科目的教师要关注教学质量,其他科目的教师也要加强质量控制; 不但上课的教师要参与质量管理,不上课的学校后勤辅助人员也要视情祝为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条件。

(2)加强流程控制,要从单纯检验教学质量的结果,转向检验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刘一学生的辅导,学生的预习、听讲、作业、实习、考试等,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开展教育科研,以科学的理念与方法改进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改进不能靠无节制的加班加点地苦干来换取,而要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上,运用有效的方法来获得。为此,在教师中倡导开展教育科研十分必要。教育科研的开展,能够促使教师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通过科研寻求合理的对策,逐步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能。

7. 如何理解当代校长的角色? 你认为学者担当校长的利弊何在?

【答案】(1)当代校长的角色

①校长的角色与教育产品的属性有直接关系。教育产品的公共性程度随着时代的变化、管理理念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从而导致校长角色的变化。

②在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逐渐被认可,市场元素介入,使得加强学校自主管理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校长就成为具有一定管理自主权的学校管理者的代表。

(2)学者担当校长的利与弊

通过分析学者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和校长要承担的相应职责,对学者担当校长的利与弊具体分析如下:

①学者担当校长有利的一面

学者具备的许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是有助于担任校长一职的,诸如:

a. 学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校长要对广大师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