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复旦大学中国文物(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直百五铢
【答案】直百五铢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种钱币,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是一种大值虚币。公元214年汉献帝十九年刘备入蜀后,于成都铸造此币。初铸时钱大而厚重,后铸则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常在钱币背铸或背刻阴文和纹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
2. 汴梁城
【答案】汴梁城是唐朝时的一个地方首府名为卞州,后发展为北宋的都城,位于大运河中枢的今河南省开封市。全城共有郭城、皇城和宫城三圈城墙,三城南、北中门在一条直线上,乃全城的中轴线。宫城南中门丹凤建有五个门洞,门楼两侧有朵楼。皇城北部有禁苑良岳。城内建有“御街”,乃宫廷广场,其两侧有御廊和一些衙暑,两旁可任人行走和游玩。郭城和皇城的街道均作长巷式,两侧的住宅、作坊和店铺都临街开门。管理者把若干街巷组为一厢,每厢又分若干坊,城内有8厢121坊,城外有9厢14坊,进行管理。
3. 简帛文字
【答案】简帛文字是指秦至汉初保留着篆隶写法的、刻在竹简或写在布帛的文字。简指竹简,帛指帛书。它主要流行于东周到魏晋时期,但自从纸张普遍使用以后,便逐渐被废除。自19世纪末以来,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简帛文字资料,如居延汉简、马王堆帛书等,这其中记载了关于古代法律、史事、礼书、医学、兵法、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对于古代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4.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答案】《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夏鼎主编的现代考古学著作,由文物出版社于1984年5月出版。该书以时代为序,综述了1949~1984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考古学在世界考古学界的重要地位,其中详细的注释为进一步研究各专题的学者提供了线索。
5. 《宜侯仄簋》
【答案】宜侯仄簋是西周早期康王时器物,1954年出土十江苏丹徒烟墩山西周墓葬,以作器者为宜侯仄而得名。其上铭文长达120多字,记载了宜侯仄受封于周王的情况。它是研究西周历史和分封制度、实施情况的重要资料。
6. 原真性
【答案】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原真性概念及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贯彻原真性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改进保护的理论和实践; 另一方面,中国也必须在符合国际保护理论精神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7. 汝窑
【答案】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位于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以烧制青瓷著称。北宋末期徽宗指定其烧造御用器。该窑烧造时间短促,传世品稀少,弥足珍贵。汝瓷胎骨坚硬细腻,色如香灰,胎中含有微量的铜元素,迎光照之,微见红色。其釉色润泽如玉,有天青、天蓝、粉青、豆绿、月白等等,其中以天青和粉青最为名贵。釉面多有鱼子纹开片。其很少烧制大器皿,一般是体型较小的瓶、碗、洗、盆、尊等,制作精美。其装饰方法有模印、刻花、划花、剔花等,花卉图案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气息。产品通体施釉,裹足支烧、支钉细小如芝麻点。此外,文献记载官汝窑瓷器以玛瑙入釉,现已得到证实。
8. 孝堂山墓祠
【答案】孝堂山墓祠是东汉墓地祠堂。墓祠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物。墓祠主要记录祠主的经历和车骑出行、危厨宴饮、狩猎百戏等图像。孝堂山墓祠画像以阴线雕刻为主,技艺纯熟、简练传神,是汉画像石中少见的精品。
二、简答题
9. 青铜器分类。
【答案】青铜器主要有礼器、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计量器和杂物等类别。
(1)礼器
礼器主要包括炊器、盛器、酒器和水器:
①炊器有鼎、鬲、甗、刀、俎等,列鼎是人的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商代时,对表不王室贵族身份的列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用九鼎。
②盛器包括簋、簠、盨、敦、豆、铺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青铜礼器。
③酒器主要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种。饮酒器包括爵、角、斝、觚、觯和觥等; 盛酒器包括尊、卣、壶、罍、锺和方彝等。
④水器包括盘、盉、匜、鉴、洗等,主要是在行礼时净手所用,以表示恭敬和虔诚。
(2)乐器
主要的乐器有铙、钟、鼓、镈、錞及钲等。根据钟纽的形制差别,不同的钟有“铙”、“铎”、“镈钟”、“甬钟”“钮钟”等有不同的称呼。而编钟是将各种不同的钟按照大小、音阶依次排列而悬挂在钟架上。现存最大的曾侯乙编钟是典型的代表。
(3)兵器
青铜兵器有戈、矛、戟、钺、剑、铍、箭镞、盾、鸣镝、盔、甲等。
(4)工具
青铜工具主要有斧、锥、钻、凿、削、锯、铲等。
(5)车马器
青铜车马器主要有当卢、辔、辖、辕、銮、铃、镫等。
(6)计量器
青铜计量器主要是指天平、权等。
(7)杂物
主要有镜、带钩、玺、印、熏炉、虎符、鱼符、钱币、建筑构件等。
10.简述陶器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案】陶器的发明对远古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组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社会经济形态从采集、渔猎为主过渡到以农业(包括牧业)为主,推动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进入“蛮荒时代”。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一种自然物的质而制造出的一种物品,是史前人类最主要的发明之一,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体现了人类对水、土、火的认识和把握,开启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先河,为以后的建筑、雕塑与工艺美术等奠定了基础,是新石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1)陶器的出现和使用与农业和定居生活相关联,陶器的普及对促进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炊器是考古发现以来最早的陶器。陶器的出现使得人们经常性地煮熟食物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改变了史前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人类体质和文明的不断进步。
(3)陶器的生产为以后金属的冶铸、瓷器的出现提供了基本的技术和经验。长期的制陶的基础对于冶铸金属漆过程中使用窑炉、增锅和制苑等都有重要作用,尤其是瓷器的出现更与人类长期制陶经验密不可分。
(4)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陶器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陶器制的砖等建筑材料也得到广泛应用于建造房屋,从而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陶塑艺术品更是人类精神文化的载体。
11.什么是礼器,试从玉器角度分析说明玉礼器的功能与类型。
【答案】(1)礼器
礼器是指中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等级与权力,商周青铜礼器又泛称彝器。
(2)玉礼器的功能与类型
①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
②《周礼》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黄踪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