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大学1003文物学之文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关中唐十八陵

【答案】关中唐十八陵是指唐代帝王陵墓群。唐朝包括武则天在内共历21位皇帝。除昭宗、哀帝外,其余19位皇帝的18座陵墓(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乾陵)都分布在今陕西省渭河以北的乾县、礼泉、径阳、三原、富平和蒲城六县境内,东西延绵150公里。十八陵以都城长安(今西安市)为中心,自西向东呈扇形展开,南隔关中平原与秦岭遥遥相对。共同特征是坐北朝南,地势多为北高南低。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封土为陵和依山为陵。整个墓中建筑分别模仿都城中的宫城。每座都有完整的陵园设置,大致可分为玄宫、神道以及乳台以南的兆域3部分,在神道的两边和四神门外设有精美的石刻。各陵园南部,还设有大量的陪葬墓。这宏大的帝陵群反映出唐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

2. 朱封大墓

【答案】朱封大墓是中国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山东龙山文化墓地,位于山东临胸的西朱封村。1989年后己被发掘3座大墓,墓主是当时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显贵人物,均有棺椁葬具。这三座大墓的随葬品丰富,陶器有鼎、豆罍和蛋壳陶杯,玉器有钺、刀、簪、头(冠)饰,还有绿松石串饰、石镞、骨镞、骨匕等。其中一座墓的墓主,身旁有木边箱,脚下有木脚箱,主要随葬品放置在箱内。

3. 盘龙城

【答案】盘龙城是商代早期重要城市遗址,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叶店。年代约为公元前15世纪前后。它于1954年被发现,1974, 1976被大规模发掘。古城位于府河北岸高地偏东南部,平面略作方形,南北290米,东西260米,四周夯土筑墙。发现3座宫殿基址,规模较大,具有宫城形制,城外则是居民区和手工业区,反映这一古城尚属早起城市的形态。此外,还发现有大型墓,陪葬大量青铜礼器、陶器。城外发现文化内涵属商文化系统,是商在南方的一个重要方国。这一发现对于了解商代文化的分布、城市性质、宫殿的形制和建筑技术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4. 开元通宝

【答案】开元通宝是唐代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仿效西汉五诛的严格规范而开铸的,以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其直径2.4厘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中国的币制自此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代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开元通宝铜质优良,铸工精细,流传下来的实物数量很多,表明唐代货币经济较为发达。

5. 湾漳墓

【答案】湾漳墓是北齐皇室大墓,位于河北磁县湾漳村。墓葬由墓道、雨道、墓室三部分组成。雨道和墓室为砖结构。墓室为单室,平面呈方形,四壁作弧状外凸,棺床设在一侧,有的顶呈四角攒尖式。墓道、雨道、墓室壁画均用白灰涂抹,上绘彩色壁画。其中墓道壁U 保存较好。随葬品多样,有陶俑、陶制禽畜、陶制模型、镇墓兽、陶瓷器、墓志等。

6. 简帛文字

【答案】简帛文字是指秦至汉初保留着篆隶写法的、刻在竹简或写在布帛的文字。简指竹简,帛指帛书。它主要流行于东周到魏晋时期,但自从纸张普遍使用以后,便逐渐被废除。自19世纪末以来,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简帛文字资料,如居延汉简、马王堆帛书等,这其中记载了关于古代法律、史事、礼书、医学、兵法、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对于古代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7. 对钱

【答案】对钱,又称对文钱或对书钱,是指同一种古钱的面文采用两种书体,篆书必居其一,而它们的币值、大小、薄厚、币材、边廓、穿孔完全一样的两枚钱币。这类钱币基于对称的原理,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可成双配对。它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宋代最为流行,元以后绝灭。它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8. 王国维

【答案】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在哲学、文学、史学、美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他字静安,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927年于北京跳湖自尽。他是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在历史研究方面,将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结合,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他对甲骨文也有深入的研究,观堂是“甲骨四堂”之一。梁启超先生称其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世界所有之学人”。

二、简答题

9. 简述文物鉴定的主要方法。

【答案】文物种类众多,文物鉴定方法也必然多种多样。每一种类的文物鉴定,都是一门专门学问,这里对文物鉴定的基本方法归纳为:

(1)传统鉴定方法

①比较法

对真伪、年代、价值、工艺未作鉴定的文物藏品,鉴定时选取已知真伪、年代的同类文物作标准器来加以比较,通过观察寻找两者间在质地、造型、纹饰和制作工艺诸方面的异同点,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②综合考察

通过对文物本身的调查、查阅文献加以考证和对鉴定同类文物一般规律的总结运用,此法对鉴定文物史迹(不可移动文物)尤为适用。

(2)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法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鉴定文物是研究和复原古代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面貌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①对文物年代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测定;

②对文物进行分析鉴定。

10.纺织品文物出土时的现场保护方法?

【答案】(1)纺织品文物一出土,应立即拍照,录像,及时、全面、准确地记录文物的处理情况及保存完损情况。

(2)在墓葬或遗址中一旦发现纺织品文物,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维持出土前的环境状态,最好事先准备好一个能抽真空、能充惰性气体及水蒸气的有机玻璃操作箱备用。纺织物起取时应连同周围的泥土一起,起取后迅速放人有机玻璃操作箱。用黑布包好后,安全运回保护实验室。

(3)对出土的纺织品文物拍照、录像时要避免强光照射。尽量使用较弱的光源,以免强光中紫外光的照射而引起颜料,特别是植物染料褪色。

(4)装有纺织物的有机玻璃操作箱运回实验室后,通过操作箱上连带的橡胶手套先将纺织物上的泥土剥离、清除,并用蒸馏水清洗。用脱脂棉或吸水纸吸除泥水后,再用乙醇、乙醚或二甲苯清洗(清洗前必须作点滴实验),即可进行纺织品文物的原料鉴定及后续保护工作展开。

11.宋代瓷窑遗址和瓷器特点。

【答案】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

(1)宋代制瓷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宋代制瓷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可以用两方面来概括:一是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和名瓷的产生和发展; 二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和建窑的黑釉等大瓷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宋代瓷窑遗址和瓷器特点

①定窑

定窑系以河北省定州为中心,包括河北定窑、山西平定窑、介休、太原和辽朝的南部地区的窑场,以划、刻、印花的精细薄胎白瓷为典型代表。由于此区原料精良、工艺先进,自晚唐五代始,产品一直有较高的质量,部分产品上贡御用,因而产生较大影响。

②汝窑

汝窑为五大名窑之一,其烧造时间不长,从宋哲宗到宋徽宗烧造了20年左右,因此汝窑也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瓷窑。汝窑传世品的造型以盘、碟、洗、炉、尊等一类器皿较多,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