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透水性
【答案】透水性是指岩石能透过地下水的性能。透水性的强弱取决于土或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大小,透水性的强弱以渗透系数来表示。在透水性强的岩层中钻进,易发生渗透漏失或涌水。
2. 海沟
【答案】海沟是指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 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一万多米。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
3. 地层
【答案】地质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层,是具有一定层位(时代与顺序)的一层或一组岩层。不同时期形成的地层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一个地区内,如果未经强烈的构造变动,就不会发生地层倒转,地层总是上老下新的。
4. 显晶质结构
【答案】显晶质结构又称全晶质结构。是指火成岩中的矿物晶体颗粒肉眼能分辨的结构。具有显晶质结构的岩石叫显晶岩,如花岗岩、辉长岩等。按晶体颗粒直径的大小分为粗粒结构、中粒结构和细粒结构。具有显晶质结构的岩石叫“显晶岩”。
5. 地质营力
【答案】地质营力是指引起地质作用的自然力。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 冰蚀湖
【答案】冰蚀湖是指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
成的湖泊。一般湖盆为坚硬的基岩,盆壁与盆底的基岩面上往往有冰川磨光面和冰川刻槽和擦痕。
7. 构造湖
【答案】构造湖是指由地壳运动内力的作用,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凹地,如向斜凹地、地堑及其他断裂凹地所产生的构造湖盆,经贮水、积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构造湖。
8. 承压水(层间水)
【答案】承压水是指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承压水受两隔水层所限。低位水体承受高位水体的静水压力。当在适当位置凿穿上隔水层,承压水在水头压力的作用下,可沿通道上升至静水压水面高度。
9. 水化作用
【答案】水化作用是指矿物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吸收一定的水到矿物的晶体结构中,形成新的含水矿物的过程。水化作用形成新的含水矿物改变了矿物原来的结构,也改变了含有该矿物岩石的结构,其结果往往使矿物、岩石的抗风化能力减弱,加速了风化的进程。
二、简答题
10.什么是接触变质带? 它的内、外带与太平洋型的活动大陆边缘的双变质带有何不同?
【答案】(1)接触变质带
是在热接触变质作用中,温度是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总的来说,距侵入体愈近的岩石,达到的温度愈高,变质程度也愈高,愈远则变质程度愈低,并逐渐过渡到未变质的围岩。接触变质作用结果表现为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在平面上形成以侵入体为中心的环带状分布的晕圈,称为接触变质圈。它在地质上具有等温带的意义。
(2)双变质带
双变质地带指变质时期相同而变质作用类型不同的两个相邻变质地带。环太平洋区域和世界许多变质岩地区常由大陆侧的低压带(或低P/T型变质带)和大洋侧的高压带(或高P/T型变质带)组成双变质带,它们的形成时期相同或相近。双变质带的形成是大洋板块在岛弧或大陆边缘之下俯冲的结果,高压带是冷的洋壳向陆壳之下俯冲所形成,而低压带的花岗岩和火山岩是由于俯冲的洋壳在深部发生部分熔融所产生。
11.陨石可为几类? 它们各自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对研究地球有哪些实际意义?
【答案】陨石根据其内部的铁镍金属含量高低通常分为四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玻璃陨石。
(1)石陨石
石陨石上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也含少量金属铁微粒,有时可达20以上。密度3至3.5。石陨石占陨石总量的95%。主要矿物有贵橄榄石、古铜辉石、铁纹石和陨硫铁; 次要矿物有单斜辉石、斜长石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铁陨石
铁陨石中含有90%的铁,8%的镍,该陨铁含铁88.67%,含镍9.27%。其中含有多种地球上没有矿物,如锥纹石、镍纹石等宇宙矿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3)石铁陨石
石铁陨石由铁、镍和硅、酸、盐矿物组成,铁镍金属含量30至65,该类陨石含铁70%以上,
其次为硅、铝、镍,主要矿物有锥纹石、镍纹石、合纹石等,次要矿物为陨硫铁、铬铁矿、石墨等。这类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1.2,故商业价值最高。
(4)玻璃陨石
玻璃陨石为半透明的玻璃质体,有微弱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比重为2.6至3.0左右。玻璃陨石是在高空、高温、高压和高速下形成的
12.现代构造运动和新构造运动有哪些表现?
【答案】(1)现代构造运动
人类历史时期所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地壳运动。它对人类经济活动有较大的影响。除用地貌研究法等以外,通过人类文化遗迹的研究,以及对历史上地震等记载的研究,往往能得出几千年、几百年构造运动的认识。此外,还可以用各种方法和仪器进行观测,得出现代构造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后来,更多学者把它看作“现代地壳运动”的同义词,指几百年、几十年和日前正在发生的地壳运动
(2)新构造运动
是指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上新世到更新世喜马拉雅运动的第三幕)中的垂直升降。一般来说,新构造运动隆起区现在是山地或高原,沉降区是盆地或平原。地质学中一般把新近纪和第四纪(前23Ma-现代)时期内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新构造研究的内容也较广泛,除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及保存在第四系里的构造变动外,还涉及火山,地震,和为构造作用控制(或与构造作用关联的)外力地质作用,像地表侵蚀、河流袭夺、温泉和地下水活动等
13.请问风化作用有哪些类型? 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案】(1)风化作用的类型
①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是由于温度作用或机械作用引起岩石发生崩解、破坏,但又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风化过程。
②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氧、水溶液对矿物、岩石的破坏作用,它不仅使矿物、岩石破碎、分解,还使矿物、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
③生物风化
生物风化是指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的风化作用,是生物活动对岩石的生物风化破坏作用。
(2)主要
温差、冰劈、盐类结晶和潮解(物理)、溶解、氧化、水化、水解(化学)、根劈(生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