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古风化壳

【答案】古风化壳是指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风化壳。己形成的风化壳由于种种原因被后来的堆积物所掩盖,避免了强烈的剥蚀作用,其被保留下来的部分称古风化壳。

2. 河漫滩

【答案】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 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3. 岩石的构造

【答案】构造是岩石中由于物质组成的差异或结构的差异所反映出的外观的总体特征,如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层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等。

4. 同位素(绝对)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同一化学元素的两种或多种原子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几乎相同,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性质、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有所差异。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注明质量数(例如碳14,一般用14C 来表示)。

5. 片状构造

【答案】片状构造是指岩石重结晶程度高,面理由肉眼可识别的(粒径>0.1 mm)的片、板、针、柱状矿物连续定向排列而成。岩石较易沿面理裂开,但裂开面平整程度比千枚状构造差。

6. 冲积物的二元结构

【答案】冲积物的二元结构是指河流沉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洪水期河流断面扩大,引起河漫滩洪水流速减小,洪水挟带的细粒泥沙,覆盖在河床沉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沙和砾石组成的河床沉积物,上部为细沙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沉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

7. 冲沟

【答案】冲沟是指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冲沟是加速水流的侵蚀而切入地表的

沟,它切割土地,使之支离破碎,不易对土地进行利用。冲沟侵蚀与局部的强大雷暴雨有密切关系,而与大面积的冬季降水无关。

8. 矿泉

【答案】矿泉是指含有大量矿物质的泉。一般是温泉,有盐泉、铁质泉、硫磺泉等。有些矿泉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又称矿水,具有医疗作用的地下水,一般都是温泉,有盐泉,铁质泉,硫磺泉等。

9. 向源侵蚀

【答案】向源侵蚀是指因下蚀作用使河谷向源头方向伸长的过程。河流通过向源侵蚀增加了河谷长度,减小了河床纵坡降,使分水岭缩小。由于各条河流的水量,河源地面坡度、岩性及其构造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河流向源侵蚀速度不同。

二、简答题

10.简述构造运动的分类

【答案】构造运动引起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变位留下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为明显,研究得也最清楚。它的基本类型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

(1)水平构造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它在地壳垂直运动影响下未经褶皱变动而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如第二系的红层中常见。在水平构造中,新岩层总是位于老岩层之上。

(2)倾斜构造

倾斜构造是指岩层经构造运动后岩层层面与水平面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倾斜岩层常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由不均匀的升降运动引起的。

(3)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方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叫褶曲。褶曲仅指岩层的单个弯曲,而岩层的连续弯曲则称为摺皱。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背斜和向斜。背斜是核部的岩层相对较老,两翼的则较新的褶曲。向斜是核部的岩层相对较新,两翼的则较老的褶曲。

(4)断裂构造

岩石受应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一定强度时,岩石便发生破裂,甚至沿破裂面发生错动,使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构造。

11.风蚀作用形成哪些地形? 哪些外力地质作用也参与其形成过程?

【答案】(1)风蚀作用形成的地形

①风蚀磨菇

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的岩石水平节理、层理很发达,易被风蚀成奇特的外形。

特别是一块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②风蚀穴

风蚀穴是在陡峭岩壁上,受风沙吹蚀和磨蚀,在岩壁表面形成的洞穴

③风蚀谷

干燥区的短暂暴雨,可将己经强烈风化的地面在短时期内冲刷和侵蚀成很多沟谷,然后,风力继续对这些谷地进行吹蚀,使之加深扩大,逐渐形成外形宽窄不一,底部崎岖不平的谷地,称风蚀谷。这种沟谷是干燥区物理风化,暴雨洪流,风力吹蚀和坡地重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另外早期地质作用形成的谷底也是风蚀谷形成的条件之一。

④风蚀洼地

由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吹蚀,形成了宽广而轮廓不大明显的、成群分布的洼地,叫做风蚀洼地。其外形多呈椭圆形,成行分布,并沿主要风向伸展。洼地的深度不超过10米,长度在1-2公里之间。背风坡一侧的坡度较陡,迎风坡一侧较缓。

(2)外力地质作用的参与

暂时性地面流水的参与。

12.简述板块边界的分类及其特征

【答案】(1)分离型板块边界

两个板块沿着边界做相背运动,地幔对流物质不断沿边界涌出并添加到两侧板块边缘上,形成新的洋壳。

(2)汇聚型板块边界

边界两侧的板块作相对运动,发生挤压、碰撞、对冲。

①俯冲边界

相邻的大洋与大陆板块发生叠覆。进一步分为岛弧-海沟型和山弧-海沟型

②碰撞边界

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使人洋闭合,路壳彼此受挤压形成高耸山脉并伴随强烈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

(3)平错型板块边界

即两个板块边界相互水平错动,两侧板块不发生褶皱、增生或消亡,即相当于转换断层。

13.岩浆岩与火山岩

【答案】(1)岩浆岩是指岩浆喷出地表或者侵入地壳冷却后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又称火成岩。

(2)火山岩是指火山喷发后,岩浆由于温度和压力骤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火山岩特指火山喷发生成的岩石,而岩浆岩则包含了火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