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902石油地质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变质岩

【答案】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2. 袭夺

【答案】袭夺是指分水岭两侧的河流,侵蚀作用较强一侧的河流先切穿分水岭,抢夺了另一侧侵蚀作用相对较弱河流的现象。其中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 由新构造运动等非河流因素引起的河流袭夺,称为被动河流袭夺。

3. 冰退

【答案】冰退是指山谷冰川冰舌末端、山麓冰川尾部和冰盖边缘位置退缩的现象称冰退。位置相对不变时称冰川暂时稳定,当冰川积累小于消耗则发生冰退。多年平均气温变化是造成冰进和冰退的主要原因。对冰川进退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探索古气候的变化规律。

4. 硅酸盐矿物

【答案】硅酸盐矿物是指一类由金属阳离子与硅酸根化合而成的含氧酸盐矿物。它是构成地壳、上地幔的主要矿物,约占整个地壳的90%以上。其中石棉、云母、滑石、高岭石、蒙脱石、沸石等是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和材料。

5. 新构造运动

【答案】新构造运动是指新近纪和第四纪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有:岩石圈的快速颤动(地震)、岩石圈的水平运动和岩石圈的升降运动等。

6. 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

【答案】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是指由于岩石裂隙中的盐类反复结晶、潮解,使岩石崩解的作用。主要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带,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含盐水溶液在白天过饱和结晶,夜问

发生潮解而使岩石裂隙不断扩大,最后发生崩解。

7. (砾岩的)碎屑结构

【答案】碎屑结构是指碎屑岩内各结构组分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包括碎屑颗粒的结构(碎屑大小、圆度、球度、形状和颗粒表面特征)、杂基和胶结物结构、孔隙的结构以及碎屑颗粒与杂基和胶结物之间的关系。如按主要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质结构( >2毫米)、砂质结构(2~0.05毫米)、粉砂质结构(0.05 ~0.005毫米)、泥质结构(< 0.005毫米)。碎屑结构的支撑类型可划分为两类:杂基支撑结构和颗粒支撑结构。

8. 水平层理

【答案】水平层理是指纹层呈平面状,相互平行叠置且与层面平行。纹层厚度多在1mm 以下,少数可达1~2mm, 在岩层各个方位的垂直断面上都有较密集的平行直线状纹理显示。

9. 蚀变

【答案】蚀变是指岩石、矿物受到热液作用,产生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使原岩的结构、构造以及成分相应地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矿物组合的过程。一般不包括金属矿石矿物的交代作用。

二、简答题

10.岩石圈板块运动的力学机制是什么?

【答案】(1)外生力源

①银河系对太阳系的向心力的周期变化

地球作为天体中的一员,遵循万有引力定律,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宇宙中其它天体的作用力。板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结构单元,其运动规律应该受到天体运行规律的影响,地球是一个开放性体系,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员与宇宙空间进行的能量交换。地球公转、自转速率的变化以及银河年周期对地球演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②固体潮引起板块的运动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不但可以引起地球表面流体的潮汐,还能引起地球固体部分的周期性形变。固体潮力提供了大范围、长时间、同方向作用于板块的力,它非常可能就是驱动板块运动的主要外力。

(2)内生力源

①深部热地幔对流

深部热运动与岩石圈板块的热致运动之间必然存在着复杂对应的非线性相关,而岩石圈尺度的大规模构造运动更可能是地球热演化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结果。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完全取决于深部地幔的对流环。板块被冷的、重的、向下运动的地鳗所带动而产生俯冲作用,在热的、向上运动的地幔影响下造成洋底板块扩张,上部地幔的水平运动带动了板块的水平运移。

②内核偏移引起的板块运动

当内核偏移到这一半球后,将重新导致此侧外核对流强化、地幔底部物质加速熔融、使该部位的地幔柱开始逐渐生成和活跃起来; 被激化的新生地幔柱加剧活动,会聚板块再次被烘烤、撕裂并漂移开的运动过程

③重力学机制

地球各个部分的密度不均等是重力能够驱动板块运动的原因,岩石圈板块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是一种辩证关系。一方面,纬向重力驱动岩石圈沿水平方向由正异常的地区向负异常的地区运动。另一方面因纬向重力驱动软流圈物质沿水平方向运动而使得岩石圈沿垂直方向发生运动。

11.比较坡积物、洪积物和冲击物的特点(从地貌部位、岩性、分选程度、排列情况、内部构造及含矿性等方面进行比较)。

【答案】(1)坡积物的特点

坡积物随斜坡自上而下逐渐变缓,呈现山粗而细的分选作用。但山于每次雨、雪水搬运能力不大,故无明显区别,大小颗粒混杂,层理不明显。坡积物的矿物成分与下卧基岩没有直接过渡关系,这是它与残积物的主要区别。

(2)洪积物的特点

洪积物是山区溪沟间歇性洪水挟带的碎屑物质,一般堆积在山前沟口。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成分单一,分选差,具一定的磨圆,层理发育,在剖面上,砾石、沙、粘土的透镜体相交叠置,呈多元结构。

(3)冲积物的特点

冲积物是河流的沉积物,砾石成分复杂,往往呈叠瓦状排列; 沙和粉砂的矿物成分中,不稳定矿物较多,分选较好,磨圆度高,层理发育,类型丰富,并且层理一般倾向河流下游:冲积物常呈透镜状,具有二元结构。

12.陨石可为几类? 它们各自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对研究地球有哪些实际意义?

【答案】陨石根据其内部的铁镍金属含量高低通常分为四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玻璃陨石。

(1)石陨石

石陨石上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也含少量金属铁微粒,有时可达20以上。密度3至3.5。石陨石占陨石总量的95%。主要矿物有贵橄榄石、古铜辉石、铁纹石和陨硫铁; 次要矿物有单斜辉石、斜长石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铁陨石

铁陨石中含有90%的铁,8%的镍,该陨铁含铁88.67%,含镍9.27%。其中含有多种地球上没有矿物,如锥纹石、镍纹石等宇宙矿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3)石铁陨石

石铁陨石由铁、镍和硅、酸、盐矿物组成,铁镍金属含量30至65,该类陨石含铁70%以上,其次为硅、铝、镍,主要矿物有锥纹石、镍纹石、合纹石等,次要矿物为陨硫铁、铬铁矿、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