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工商大学财政理论与实务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现代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答案】(1)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的波动幅度的机制,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无须借助外力而自动地发挥稳定作用。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是通过财政收入、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的。从财政收入力面来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会促使经济回升; 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从而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

(2)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税收体系,特别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反应相当敏感。如果当初政府顶算是平衡的,税率没有变动,而经济活动出现不景气,国民产出就会减少,这时税收收入也会自动下降; 如果政府预算支出保持不变,则由税收收入的减少而使预算赤字发生,这种赤字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力量,会“自动”地抑制国民产出的继续下滑。

②公共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支出是普遍的“自动稳定器”。转移支付支出,是指政府为维持居民的最低必要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失业救济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福利性支出。当国民经济出现衰退时,就会有一大批居民享有失业救济金和低保收入,从而可以使总需求不至于猛然下降; 当经济繁荣来临时,失业者可重新获得工作机会,政府就可以停止失业救济和低保支出,从而可以抑制总需求的过旺。

2. 简述国债的政策功能。

【答案】各国实施财政政策的实践证明,国债是具有经济效应的,而且在财政政策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国债的政策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弥补财政赤字

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实质是将不属于国家支配的民间资金在一定时间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转移。政府也可以采用增税和向银行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

①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②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准则,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资金,一般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也不能把国债视为医治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这是因为:

①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

②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

(2)筹集建设资金

国债既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又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似乎无法辨别这两种功能的不同。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仍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区分。

比如,我国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资金占50%左右。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支出的绝对数和比重都较大,如果不发行国债,势必要压缩固定资产投资支出,从这个角度来讲,发行国债具有明显的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

(3)调节经济

国债是对GDP 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于生产建设,将扩大社会的积累规模,改变既定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用于消费,则将扩大社会的消费规模,使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向消费一方偏移; 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就是政府平衡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关系的过程。

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手段,而且是金融政策手段,国债券是可以流通的债券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短期国债券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从而调节货币需求与供给的重要手段。

3. 简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答案】准公共物品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或市场提供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从各国的实践看,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政府授权经营。对于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标这一形式选择民间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中标的民间企业经营,但政府部门对这一领域实行政府规制,一方面禁止其他企业自由进入,另一方面又禁止中标企业制定垄断价格。

(2)政府参股。对于那些初始投资量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桥梁、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由政府通过控股参与建设。

(3)政府补助。对于那些提供教育服务、卫生服务的民间机构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民间企业,政府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助。这是因为教育服务、卫生服务、高新技术的开发都具有正外部效应。补助的方式包括补贴、贷款贴息、减免税等。

4. 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答案】(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做一种重要的调节经济手段,之所以有这种作用,是因为它可以改变相对价格结构,而首先是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人们的需求客观上有一个结构,决定这个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人们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 另一个是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一般来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越高,需求越小。既然价格

的高低可以影响需求结构,那么,能够影响价格水平的财政补贴便具有影响需求结构的作用。

(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企业购进产品的价格,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

(3)财政补贴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对科学研究的补贴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证。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由私人部门去承担更有效率,然而任何一项有突破性的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成果都会对许多领域产生影响,比如电子科研与开发的投入很多,成功率却很低,而且从事研究、开发的机构和个人不可能获得全部的收益,而财政给予补贴,可以降低研究与开发成本,缓解风险,实际上是将外部效应内在化,从而推进科研与开发的开展。

5. 运用IS-LM 模型说明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

【答案】IS-LM 模型中的IS 曲线和LM 曲线,在固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决定总产出和利率。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是指由于赤字增加了政府支出而挤出了民间支出的现象。可以运用IS-LM 模型可以分析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如图所示:

图 运用IS-LM 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1)当债务化融资而没有增加货币供给量时,均衡点由交点1升为交点2,将新的均衡点2

比照初始的均衡点1可以说明,由于财政赤字增加了政府支出的结果,是同时提高了产出和利率。

(2)均衡点4是原始的利率I 1和产出Y 4的均衡点,说明是在利率没有提高的条件下,由于财政赤字增加了总需求,从而扩大了货币供给量,促进了产出达到较高的Y 4水平。

(3)将均衡点1、2、4进行对比,分析由点1提高到点2和提高到点4的差别在哪里,即只提高到点2而没有提高到点4的原因是什么,当然差别和原因在于利率。均衡点2上,产出之所以只是上升到Y 2而没有达到Y 4的水平,是因为利率的提高排斥了私人或民间投资,减弱了政府支出增加的扩张效应,财政赤字产生了挤出效应。因此,Y 4与Y 2是表明财政赤字的挤出效应。至于挤出效应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即财政赤字对总产出的扩张效应在多大程度上被挤出效应抵消,在不同的情况下则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