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南大学人文学院718教育学综合之课程与教学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教学认识过程自然必须符合人类一般认识( )这一基本路线。
A. 思维——直观——实践
B. 直观——思维——实践
C. 实践——思维——直观
D. 实践——思维——实践
【答案】D
【解析】因为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一个过程,所以人类的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
2. ( )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
A. “情境教学”
B. “随机访问教学”
C. “支架式教学”
D. “合作式教学”
【答案】B
【解析】随机访问教学,是另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发展起来的。认知弹性理论认为,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复杂性、差异性。
3. 杜威的“附带学习”与( )为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A. 克伯屈的“主学习”
B. 克伯屈的“副学习”
C. 克伯屈的“附学习”
D. 克伯屈的“相关学习”
【答案】C
【解析】杜威的“附带学习”与克伯屈的“附学习”已经提出了后来的隐性课程研究所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这为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打下了最好的基础。
4.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的基本方法是( )。
A. 审议
B. 实践
C. 调查
D. 实验
【答案】A
【解析】施瓦布确立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实践性课程”。施瓦布认为,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审议”。在施瓦布那里,“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和解释,最终作出恰当、一致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实践是施瓦布的课程开发理论的核心命题。他所认为的课程开发过程就是课程主体(教师和学生等)针对具体实践情境的需要而进行的课程审议过程。
5. 美国的评价专家( )对评价领域的划分以及对该领域的批判,深刻地把握了课程评价的内蕴。
A. 斯太克和泰勒
B. 普罗沃斯和利维
C. 古巴和林肯
D. 古巴普罗和沃斯
【答案】C
【解析】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领域的划分以及对该领域的批判,深刻地把握了评价发展的内蕴。他对评价领域进行了以下划分:①测验和测量时期这是第一代评价时期,它盛行于19世纪末至20纪30年代;②描述时期第二代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随“八年研究”而兴起,一直持续到50年代;③判断时期属于第三代评价,它萌生于1957年以后美国因苏联卫星上天而发动的教育改革,持续到70年代;④建构时期的到来,是与质性评价范式的应用联系在一起的。
6. 学生一旦完成作业后,就立刻意识到他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进入了( )。
A. 概括阶段
B. 回忆阶段
C. 保持阶段
D. 反馈阶段
【答案】D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和记忆的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的过程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等八个阶段。在反馈阶段,当学生完成作业后,他会马上意识到自己打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时教师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指导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
7. 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 )等人曾对人的学习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认为人的学习可以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
A. 斯皮罗
B. 罗杰斯
C. 莱斯
D. 布鲁纳
【答案】
【解析】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斯皮罗等人曾对人的学习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认为人的学习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①初级学习主要是掌握结构性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由此获得的是普遍的、抽象的事实、概念和原理;②高级学习则主要是获得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学习者由此获得的是与具体情境相关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出来的。
8. 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即( )。
A. 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
B. 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
C. 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
D. 学科教学知识教育学知识
【答案】B
【解析】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①精深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高屋建瓴,有足够回旋的余地;②丰富的教育学知识,教师必须踏实系统的学习,掌握教育学知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9. 赫尔巴特的观念心理学体系是围绕着下面哪几个概念展开的( )。
A. “知,,、“情”、“意,,、“行”
B. “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
C. “感觉”、“知觉”、“观念”、“理性”
D. “感觉”、“表象”、“观念团”、. “思想之环”
【答案】B
【解析】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包括:①观念心理学体系是围绕“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几个概念展开的;②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③教学的“形式阶段”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④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的过程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
10.是哪位教育家较先确立了“自然教学法”?( )。
A. 拉特克
B. 夸美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