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南大学人文学院718教育学综合之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深刻揭示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根源,进而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并消解了其他形式的教育的二元对立的教育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杜威

C. 布里格斯

D. 桑代克

【答案】B

【解析】杜威对现代教育最大贡献是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根源,进而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并解消了其他形式的教育的二元对立。

2. 当代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 )出版了《理解课程》一书,并阐述了美国课程研究领域发生的重要变革。

A. 派纳

B. 吉鲁

C. 麦克唐纳

D. 曼恩

【答案】A

【解析】派纳是当代美国课程领域最富有影响力的课程理论家之一。《理解课程》这一名著论述了美国课程理论近170年的发展(1828~1994)。这是一部充满时代气息的巨著——重点论述了美国课程领域经过“概念重建”之后的发展,对“政治课程理论”、“种族课程理论”、“性别课程理论”、“现象学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理论”、“自传性课程理论”、“美学课程理论”、“神学课程理论”、“制度课程理论”、“国际课程理论”作了全面而透彻的剖析。

3. 在课程创生视野中,( )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A. 课程专家

B. 教师

C. 课程专家和教师

D. 教师和学生

【答案】D

【解析】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特征包括:①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②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③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4. 教学认识过程自然必须符合人类一般认识( )这一基本路线。

A. 思维——直观——实践

B. 直观——思维——实践

C. 实践——思维——直观

D. 实践——思维——实践

【答案】D

【解析】因为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一个过程,所以人类的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

5. 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 )创建的教育学是建立在系统的实践哲学和心理学假设体系基础之上的,他也因而确立起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严整的教育学体系、教学论体系。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拉伊

D. 梅伊曼

【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只有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科学。他认为,实践哲学即伦理学和心理学应是教育学的基础。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

A. 学术性

B. 专门性

C. 融合性

D. 结构性

【答案】C

【解析】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包括: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7. 要真正发挥教学的积极教育作用,需要明确教学过程中( )与教育的关系。

A. 教学

B. 教养

C. 学习

D. 生活

【答案】c 【解析】

8. 1951年,在德国集蒂宾根召开的关于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的会议上,学者们提出了哪一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 )

A. 范例教学模式

B. 程序教学模式

C.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D. 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A

【解析】在德国(当时为联邦德国),大学、高等师范院校与完全中学的代表1951年在蒂宾根召开大学与中小学会议。会议代表坚信教育“处于由于教材充塞而窒息智力活动的危险之中”,“中小学开始疏远正在不断进步的科学”。为了解决教材内容堆积臃肿、陈旧落后的弊端,会议认为“精神世界的本源现象,是可以通过个别地由学生真正理解的事实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的”。此次会议充分肯定了范例教学的思想,为范例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9. 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 ),他因此也成为19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的重要代表。

A. 拉特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D

【解析】裴斯泰洛齐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教学心理化。

10.杜威所倡导的“主动作业”最终要实现的教育理想是( )。

A. 儿童的反省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B. 儿童的经验不断改造与持续生长

C. 儿童不断掌握更多、更深的理论知识

D. 为儿童塑造作为人的良好的“德性”——“善的意志”

【答案】B

【解析】杜威指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的生长的能力。”在杜威的思想中,他认为经验应该从儿童的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的、主动的体验,是儿童与外界积极交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