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劳动供给曲线(labor supply curve)
【答案】劳动供给曲线是指描述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假设每一个劳动力的供给都只取决于工资,则劳动供给曲线可用图表示。图中S 曲线为劳动供给曲线;0W 、0L 轴分别表示工资率和劳动数量。①图a 中S 曲线为水平状态,当工资为
的劳动数量与所需要的数量相等;当工资低于
到时,劳动供给为零;高于提高到②图b 中的S 曲线是整个行业或某种职业可能的情形。工资从时,能够提供上升劳动供给也不增加。劳动供给就从工资下降,劳动供给相应减少。该图的纵轴可用实际工资W/P表示,从而代表宏观(总量)意义上完全竞争的劳动供给曲线,它是实际工资的函数。③图c 中的S 曲线说明工资增减对劳动供给没有影响的情形。这种情形可能在短时期内出现,此时,个人来不及调整他们的工作计划或某些职业培训期较长,而此时工资增加了。即使增加工资也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④图d 是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它说明,当工资足够高(如
到
图劳动供给曲线
)时,人们可以享用更多的闲暇而从事较少提高到时,劳动供给则从减少工作。在E 点上,提高工资会减少劳动的供给,当工资从
2. 政策手段(policyinstrument )
【答案】政策手段(也被称为操作手段,operating instrument)是一种对中央银行工具做出反应且能够表明货币 政策立场的指标变量。两种基本类型的政策指标是准备金总量和利率。但利率和准备金总量指标是不相容的,货 币当局要根据政策指标的标准,即可观测性和可计量性、可控性、对目标有可预计的影响来选择更合适的政策指标。
3. 目标融资利率(target financing rate )
【答案】目标融资利率是欧洲中央银行视为理想的利率目标水平。欧洲中央银行通过制定目标融资利率,并据此设定隔夜现金利率来表明了其货币政策立场,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4. 通货膨胀(inflation )
【答案】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 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代表的金银货币量, 一旦超过了这个量, 纸币就要贬值, 物价就要上涨, 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 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 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倾向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 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 它只是代表金银倾向的符号, 不能作为贮藏手段, 因此, 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 此时, 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 货币就会贬值, 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 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5. 鲍莫尔-托宾模型(Baumol Tobin model)
【答案】鲍莫尔-托宾模型是鲍莫尔与托宾在戴维•罗默货币债券并存假设的基础上, 建立起的一个交叠替代模型, 用于说明消费和储蓄的选择、货币需求和货币增长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该模型假定个人以货币和债券两种方式保存财富, 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率是通货膨胀率的相反数, 即通货紧缩率, 持有债券的实际收益率是债券利率。个人付出一定的费用后, 随时可将债券兑换成货币, 并决定持有债券和货币的结构。该模型认为, 用于交换的货币需求对消费和储蓄决策的影响依赖于债券倒手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寿命之比。在个人财富和债券最优倒手时间间隔既定时, 总消费是实际利率的递増函数, 是通货膨胀率的递减函数。货币需求总量则是寿命、个人财富总量、通货膨胀、利率和时间间隔的函数。当货币收益率与债券等其他资产收益率相同时的货币增长率是最优的货币增长率。
二、简答题
6. 说明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家是怎样用总供求分析法解释经济的“滞胀”状态的。
【答案】(1)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
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国民收入(总产出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总供给曲线可以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总需求指整个社会经济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被称为总需求曲线。由于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和开放替代效应等因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可以从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和IS —LM 模型中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作为凯恩斯主义重要代表的主流经济学派试图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来解释宏观经济运行。他们同时使用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他们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2)运用总供求分析法对经济“滞胀”状态的解释
从图 (a )中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D 是总需求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二者交点E 决定的收入或产量为Y , 价格水平为P ,二者都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新的总需求曲线的交点
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处于很低的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 向右移动到
价格水平为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现在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由于受到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用图(b )表示。
在图(b )中,AD 是总需求曲线,
Y , 价格水平为P 。现在出现供给冲击,产量为价格水平为
况表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3)治理滞胀的对策
在政策主张上,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认为,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在长期内可以处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总需求增加只是提高了价格水平,而不改变产量或收入,如图 (c )所示;但短期内的萧条和过度繁荣是不可避免的,仍然可以给社会带来损失。因此,有必要执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以熨平萧条和过度繁荣所带来的经济波动,使经济持续处于稳定的充分就业的状态。
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二者交点E 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左移到与总需求曲线AD
交于点所决定的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
图 总供求分析对滞胀的解释
政府治理滞胀的对策主要有:①紧的货币政策;②财政政策: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利用财政杠杆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7. 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简要分析这些政策工具如何作用于政策目标。
【答案】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传统的、一般性的政策工具, 包括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1)法定准备率是控制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工具, 并且被认为是一个作用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率时, 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 商业银行的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