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行政组织
【答案】教育行政组织是指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按其行政主体或者按其所拥有的权限和所管辖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教育行政组织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其主要特征有:①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②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
2.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答案】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来自学生的成本,另一个是来自非学生方面的成本。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成本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的状况,而形成了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了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3. 非正式组织
【答案】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与“正式组织”相对。典型的非正式组织,如单位内的同乡、同学,棋友、牌友、球友等形成的小圈子。非正式组织不受正式组织的行政部门和管理层次等的限制,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正式结构,但在其内部也会形成一些特定的关系结构,自然涌现出自己的“领导”,形成一些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非正式组织的划分,一般可以从“安全性”和“紧密度”两方面来考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追求一种在正式组织内无法达到的感情需求的满足。
二、简答题
4. 教育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教育评价的原则主要包括:
(l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进行教育评价时,要实事求是,不主观臆断,不以个人好恶论长短的原则。评价必须根据科学的评价标准来进行,标准一经确定,就不要随意改动。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评价中要全面而恰如其分地评价教育工作中的各个项目或各种具体指标,
不要过分地渲染某些项日或某些指标的原则。
(3)一致性与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时,对所有教职工和学生都采用一致的标准,而不能采取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标准。但在评价过程中又需要注意问题的相对性一面。由于学校条件各异,领导水平不同,教师和学生个体的特长和不足各异,所以在评价中又要从被评价者实际情况出发,寻找个体内的差异,通过与过去相比,有区别地评价对象,可以起到鞭策和激励人的作用。
(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是对被评价对象的状况和性质所进行的判断,这种分析方法通常首先要对评价对象的表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描述,然后对其特点、问题、本质、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解析。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是综合性、模糊性较强,注意抓住事情的重点和本质。定量分析是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数量分析和比较,其特点是分析因素单一、精确。与定性分析方法比较,定量分析具有明快、简单、易于比较等特点。
(5)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有两层涵义:其一,评价不仅要有领导、同行、同学或专家来参加,还要有被评价者自己参加; 其二,对教育工作的评价不仅由教育系统内部自己评价,还应由教育系统以外的人士或机构来进行。
5.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启发?
【答案】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其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撰写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际关系学说。
(1)主要观点
①人是社会人。人的行为不只是受着物理的和生理的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受着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②工作条件、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工效的第一要素,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又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③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两类。管理人员既要强化正式群体,又不能忽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④人的行为是很复杂的。其中既有合乎逻辑的行为,又有不合逻辑的行为。管理人员不要简单处理而增加了个人与管理者的隔阂。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对我的生活和工作的启发
①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把人看作是最具活力、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资源。在新经济时代,管理者应认识到人是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资源而不是成本,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开发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管理人才的工作上,使人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收益。
②要尊重员工的利益,变“控制”为“尊重”、“关心”,要重视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从而留住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加强对员工的教
育培训,帮助他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思想素养和业务工作水平。
③应允许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在发挥正式组织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的正面作用,注意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以便员工之间能够充分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对照检查自己,以便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管理质量。但也应注意防止非正式组织的负面作用,尽量克服或避免由于工作人员间的拉帮结派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
④加强沟通,实施情感管理。通过对员工情感进行有效管理,可以缩短与员工的心理距离,了解员工对工作的一些真实想法和员工在生活与个人发展上的需要。要发扬民卞,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来,认真听取员工对工作的看法,积极采纳员工的合理化建议,给员工提供管理的机会与条件,这样能很大程度上增强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给员工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开诚布公、相互尊重、关心、协作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6. 说明教育经费的衡量指标。
【答案】一般情况下,教育经费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1)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教育经费提供了可比参数。以2005年为例,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中亚平均为3.2%,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平均为4.7%,北美和西欧平均为5.7%。
(2)教育财政预算占国家总预算的比例。教育财政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用于教育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可分为中央财政预算和地方财政预算。在我国,中央财政预算由财政部提出,国务院审查,全国人大通过。预算是国家财政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资金的主要渠道。教育财政预算占国家总预算的比例,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在政府所要兴办的各项事业中的地位。
(3)生均教育经费指数。生均教育经费表示甸个学生平均拥有的教育经费,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消费水平、物价指数的差异,相等的生均教育经费并不表示相同的教育条件,因此需将其换算成生均教育经费指数
以具可比性。生均教育经费指数即生均教育经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7. 科学管理理论在教育管理的哪些方面可以应用? 哪些方面不能应用?
【答案】“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以泰勒为代表。此理论产生于对企业的管理,而学校不同于企业,因此,科学管理理论不能全部应用于教育。
(1)科学管理理论可以应用于教育的有如下方面:
①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这个方面应用在教育管理上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避免管理上的浪费现象,使教育投入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②在上岗前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员工的素质关乎到产品的质量,而教师的素质则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因此,在教师任教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培训,以达到能够胜任教书育人的资格。
③建立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了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可以采用树立模范标兵的方法,并给予经济和精神上的奖励,在教师中间产生竞争意识,同时也促进教师之间的相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