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财经大学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组织
【答案】学校组织是旨在达成教育目标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目标、结构、教学及行政措施三部分。目标包括内在(为实现教育口的而制定)和外在(为配合社区发展或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而制定)两种。结构是为配合实现目标而建立,典型的学校组织机构包括教务、训导及总务。教学及行政措施根据口标,在结构中推行。传统学校组织口标明确、结构稳定、教学及行政措施有限; 现代学校组织目标增加,结构易变,教学及行政措施纷繁。现代学校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组织结构失调,即目标与结构的差距影响目标的达成,未能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未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未来导向功能,常表现为学生行为问题; ②学校内外目标的整合问题,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为内外目标的性质与内容是否一致,二为学校工作人员问题; ③教师角色与权威问题。
2. 管理跨度
【答案】管理跨度亦称“管理幅度”,是一个主管人员或部门直接管辖的下属人员或部门的多少。一般而言,管理跨度影响管理者对下属的控制强度,影响组织分层的多少,影响信息沟通的速度或准确性,关系下属积极性的发挥。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管理跨度小型化、大型化和权变化三种观点:①传统观点认为,一名管理者管理的下属不应超过6名,只有这样才能施加严密的控制,才能避免由于下属人员的增加而带来的复杂关系。②主张管理跨度大型化的观点认为,这种结构可以使层次减少,有利于沟通; 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较少发生权利和责任的重叠,因而使冲突和推诿责任的现象较少发生; 可以使下属享有较充分的权力,有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资金。③持权变观点的人们认为,管理跨度究竟多大为好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影响幅度的因素有:管理者和下属双方的能力; 管理工作的性质; 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和下作的相似程度; 授权的程度; 管理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等。
3. 教师专业化
【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简答题
4. 试比较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答案】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是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群体种类。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区别
正式群体指为实现组织目标,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内部的群体。这类组织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有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正式群体是建立在组织效率逻辑和成本逻辑基础之上的,按照组织的规程行事的。如工厂中的车间、班组,军队中的班、排,学校中的班级、教研室等。
非正式群体指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无成员间的地位及角色关系的群体。非正式群体也有一定相互关系的结构和规范,但是往往没有明文规定,群体成员中会自然涌现出首领,群体成员的行为受群体中自然形成的规范所调节。非正式群体是建立在感情逻辑基础之上的。如趣味相投的朋友、街道或同院的伙伴等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联系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同时发生作用、交互影响的。两者相比,在形成特点上具有普遍性、自发性、随意性、选择性等特点。前者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后者具有满足个体需要、保护心理健康、沟通信息、调节平衡等正式关系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在管理过程中中,组织的正式和非正式组织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管理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热情,不仅要使组织中的正式组织对每个学生都有吸引力,都有满足感; 而且还要善于分析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不强制性地压抑组织成员的需求,引导他们个体的需求、情感和个性合理地释放。一般可以通过组织变革创新、社会角色变换、加强交往指导、组织多样化活动、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开展自我管理、非正式群体正式化等方式,充分发挥正式群体的主导作用和引导各种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使组织的人际关系更趋丰富、协调。
5. 教育预测有哪些基木的类型?
【答案】教育预测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司一以对教育预测作如下的划分:
(1)宏观教育预测与微观教育预测
①宏观教育预测,是根据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人日等的联系,从全局上对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教育发展的总体预测。预测内容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等。
②微观教育预测,是指对教育发展的局部问题的预测。它包括对学校某方面发展的预测、教育某方面问题的预测和个人教育前途的预测等。
(2)定性教育预测与定量教育预测
①定性教育预测,又称直观判断教育预测。它是根据已知的教育发展规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教育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判断和推测。定性教育预测的特点是简便、易行,而缺乏精确性。
②定量教育预测,是根据教育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各种数量化工具,通过建立教育预测的数量化模型,来预测教育发展的数量规律。定量教育预测的特点是预测结果明确.
但预测过程比较复杂。
(3)短期教育预测、中期教育预测和长期教育预测
按照教育预测时间的长短来分类,教育预测可分为短期教育预测、中期教育顶测和长期教育顶测。一般短期教育预测的时限定为五年之内,中期教育预测的时限定为五年到十年,长期教育预测的时限定为十年以上。
(4)单一法教育预测和结合法教育预测
①单一法教育预测,是指在进行教育预测时,仅采用一种方法的教育预测方式。
②结合法教育预测,是指在进行教育预测时,同时采用多种方法的教育预测。在教育预测的实践中,使用结合法教育预测能够有效地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5)单对象教育预测和多对象教育预测
①单对象教育预测,是指对单一教育预测对象发展的预测。
②多对象教育预测,是指同时对多个教育预测对象发展的预测。
6. 简述高等学校人力资本开发的职能。
【答案】高等学校人力资本开发的职能表现为三个方面:
(1)数量层面,即学校为社会提供的专业人才数量
各个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在人力资本开发方面差别较大。在数量方面,经济发达国家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之后,把普及教育的重点转向普及大学,如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高等教育需求在继续增加,政府应当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或采取相应措施,扩张高等教育供给条件,以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
(2)专业结构层面,即学校培养的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专业层次
专业结构方面国家主要实施的是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分为不同的学科门类从而形成不同的专业结构。
(3)人才质量层面,即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所能达到的质量情况和素质水平
高等学校的质量主要是通过教育目标、课程结构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的,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起主导作用。
7. 试述完整的决策过程应包括哪几个主要环节?
【答案】一般地,决策过程从识别问题开始,到实施决策,要经历6个阶段:
(1)识别问题。对问题的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问题的类型。是常规问题还是非常规问题,相应决策方法为程序化决策还是非程序化决策。第二,问题的层次。即解决问题的权限范围,不要做不属于自己做的决策。第三,问题的时I}J限制,即决策的急迫性如何。第四,问题的重要性。尽管对问题的重要性的判断也是主观的,但它也影响到决策的方式的选择。
(2)确定决策标准。决策标准,也就是解决问题方案应满足的条件,也可以说是解决问题的约束条件。决策者一旦确定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则对于解决问题中起重要作用的决策标准就要给予明确。无论明确表述与否,每一位决策者都有指引他的决策标准。决策的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