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管理学之高等教育管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科层制

【答案】科层制又称“官僚体制”。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科层理论是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思·韦伯(MaxWeber )博士提出来的。在西方,官僚体制是与同僚体制相对应的一个名词,并非贬义。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①职位分类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⑤遵纪守法⑤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它既反映了工业革一命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制社会的必然结果。这种以责任制为基础,以权力为核心的理性组织的权威性对提高行政组织的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2. 环境

【答案】环境:环境是指人们生活的一切外部条件。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系统,它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这个更大系统就是环境,它刘一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环境可以分为两人类:一类是一般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另一类是特殊环境,主要指组织内部环境,或称工作环境。

3. 教育行政体制

【答案】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教育行政体制一般是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而建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的种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从法律规定所管辖的区域范围来划分,可分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从行使职权的业务性质来划分,可分为一般权限的教育行政机构和专门权限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体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行政体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二、简答题

4. 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管理流派有哪几个?

【答案】有四个管理流派的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分别是:

(1)“科学管理”理论

以泰勒为代表人物。

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标准; 采取标准化管理; 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2)科层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马克思·韦伯。

科层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职位分类、权力分层、法定资格、委其责任、遵纪守法、理性关系、固定工资。

(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梅奥。他实施的“霍桑试验”奠定了行为科学的基础。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以人性假设为出发点。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领导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系统理论

代表人物为切斯特·巴纳德、西蒙、卡斯特。

系统理论要求一切工作都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为了整体目标的实现,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系统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一些教育管理人员把系统理论作为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来研究和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5. 扼要论述教育服务的基本观点。

【答案】(1)教育服务,其主体主要是指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与物质生产领域联系紧密的高等专业技术学校教育,不应包含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

(2)教育服务所提供的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与其他商品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没有本质区别,因此,教育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商品性,教育服务就是商品。

(3)教育服务这种商品的特点,在于教育劳动不作为物,而是作为提供服务,提供的活动性的劳务或服务。这种服务或劳务本身具有价值,在市场上交换,同物质形态及其他形态的商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不同。

(4)教育服务买卖关系的实质内容是教育所培养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或者劳动力的劳动能力。教育服务作为买方,它需要培养劳动力的教育资金投入,即教育成本,也就是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和再生产费用,也可称教育费用、学习费用。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的价值,是伴随着劳动力教育程度即教育成本的提高而提高的。教育服务作为卖方则是将教育所培养的各种劳动力,投入劳动力市场,供业主选择和聘用。不同教育程度、具有不同劳动能力的劳动力,具有不同的价格,即工资水平。

6. 行政组织和权力对教育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案】从行政学角度分析,行政组织和权力对教育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组织和权力有助于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教育行政组织层层设置,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调运转,有助于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

(2)行政组织和权力保障教育管理行为不受非理性因素干扰。教育行政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强调按教育规律进行管理,确保教育管理行为不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3)行政组织和权力有助于协调学校、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协调学校、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使各方面的义务、责任和利益

得到协调发展。

可见,合理的行政组织和权力是进行有效地教育管理的保障。因此,要适时地对各级行政组织进行检查和改革,以确保教育管理的顺利、有效开展。

7. “督政”是指什么? 在我国实施“督政”的意义何在?

【答案】(1)督政的含义

督政是指督导政府包括政府设置的教育行政机构的活动。督政与督学一起构成教育督导的任务,二者密切相关,督政离不开督学,督学是督政的基础。

(2)在我国实施督政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实践就是既督政又督学,并以督政为主,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在我国实施督政的意义在于:

①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根本特点,决定了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宏观决策权,人力、物力、财力的统筹和调控主要由党委和政府领导所掌握。教育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领导,这也是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反映。就社会发展全局来看,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干预教育; 从教育自身的规律看,它又不能离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而发展; 教育所固有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决定了其必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保持同步。因此重视和加强政府对教育的干预是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旨在通过简政放权,实现中央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向宏观调控的转换,建立基础教育地方化、由地方负责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教育管理的水平,对办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建立专门机构了解和监督各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也就成为必需。《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把代表同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依法进行综合性监督、检查、评价、指导确定为教育督导机构的任务和职责,是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督导制度的有益探索,根本上是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需要。

③国际上普遍将加强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祛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政府也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建立督导制度、开展督政工作正是为了加强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实现教育的优先发展。

8.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有哪些?

【答案】按照《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有关指导性原则,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保证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日前,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现行的奖学金包括国家助学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定向奖学金等。奖学金制度是我国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开端,在学生资助上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资助学生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