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数据类型属于比率数据的是( )。
A. 智商分数
B. 反应时
C. 年级
D. 数学成绩
【答案】B
【解析】比率数据是指具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的数据,可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智商分数和数学成绩属于等距数据,只具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反应时既具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属于比率数据。年级是顺序数据,指明类别的大小或某种属性的多少。
2. 强调前后学习的情境相似性对迁移效果影响的理论是( )。
A. 经验概括说
B. 共同要素说
C. 关系转移说
D. 结构匹配说
【答案】B
【解析】相同要素是指相同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而经验概括说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认为迁移更多的是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在新旧情境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关系转移说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结构匹配说假定迁移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表征匹配的过程,表征包括事件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若两表征匹配,则可以产生迁移。
3. 认知功能的老化与视、听觉的严重衰退关系密切。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 )。
A. 感觉功能理论
B. 加工速度理论
C. 抑制理论
D. 工作记忆理论
【答案】A
【解析】感觉功能理论认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老化是因为视听觉的严重衰退导致的。而加工速度理论认为老年人的思维变慢,心理加工速度减慢;抑制理论认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
抑制功能降低。
4. 根据人对问题思考的速度的差异,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
A.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B. 冲动型与沉思型
C. 同时性与继时性
D. 整体加工与部分加工
【答案】B
【解析】卡根等人(1964)把认知风格分为2种:冲动型和沉思型。
5. 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以建立自我同一性作为主要发展任务的年龄阶段是( )。
A.6〜12岁
B.12〜18岁
C.18〜25岁
D.25〜50岁
【答案】B
【解析】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没有处理好则会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6. —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 )。
A. 运动视差
B. 运动透视
C. 双眼视差
D. 空气透视
【答案】C
【解析】产生立体知觉的线索包括: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视差(双眼线索),其中双眼视差是产生知觉的最重要线索。
7. 关于分层随机抽样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总体中的个体被抽取的概率相同
B. 所有被试在一个层内抽取
C. 层间异质,层内同质
D. 层间变异小于层内变异
【答案】C
【解析】分层随机抽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
,再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层间变异大于层内变异。 叫一个层)
8. 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是( )。
A.8个月
B.1岁左右
C.2岁左右
D.3岁左右
【答案】D
【解析】3岁是婴儿言语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年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掌握1000个词左右,同时基本使用完整句。
9. 在人工概念形成过程中,有人每次采用一种假设,逐次进行检验,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根据布鲁纳的研宄,这个人使用的策略是( )。
A. 保守性聚焦
B. 冒险性聚焦
C. 同时性扫描
D. 继时性扫描
【答案】D
【解析】在概念形成的选择性策略中,存在保守性聚焦策略、冒险性聚焦策略、同时性扫描策略和继时性扫描策略。保守性聚焦策略是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假设,然后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属性来对这个假设进行检验。冒险性聚焦是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而建立的假设,然后同时改变聚焦点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属性来检验这个假设。同时性扫描策略是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继时性扫描策略是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基础上,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并逐一排除错误假设。
10.在概化理论中,公式(其中)为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为绝对误差方差)表示的是( )。
A.G 系数
B. 系数
C.CV 系数
D.W 系数
【答案】B
【解析】用相对误差估计出来的信度系数是G 系数,它是测量目标的有效变异占有效变异与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