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S1405012企业管理之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凝聚力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凝聚力是指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没有凝聚力,一群人不能被称为一个群体。
(1)影响群体的凝聚力的因素
①态度和日标的一致性
当群体成员拥有相似的态度时,他们愿意在一起。同样,个体往往被一个与自己具有相似日的的群体所吸引。
②外部的威胁
外部威胁的存在可以增加群体凝聚力,因为这时群体成员不得不同舟共济、相依为命。与外界的竞争可以导致凝聚力增强,而群体内成员的竞争将导致凝聚力下降。
③群体规模
小群体比大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因为小群体为成员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交往的机会。群体越大,异质越多,态度和价值观差异也增大,所以大群体凝聚力低。另外,在大群体中,需要更多硬性的工作标准,这也影响了群体成员之间形成自然的、非正式的关系和交往。
④奖酬体制
以群体为单位的奖酬比起以个人为单位的奖酬,会导致更高的凝聚力。以群体为单位的奖励制度可以使成员们意识到他们的命运连在一起,因此增加合作精神。相反,鼓励群体成员之间竞争的奖励制度将削弱群体凝聚力。
⑤班组的组合
以人际吸引、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为基础组成的班组有较高的凝聚力。
⑥与外界的关系
一般来说,与外界隔离的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这些群体往往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隔离也使得群体成员产生同命运感以及共同抵御外界威胁的需要。
⑦群体的绩效
一个成功的群体更容易发展凝聚力。成功使得成员产生优越感,彼此增进好感。而失败则往往使成员们互相埋怨,把别人当替罪羊,这种冲突将减弱凝聚力,甚至导致群体瓦解。
⑧领导作风
领导者的民主作风可以充分地激发起群体成员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性,在民主的气氛下,领导者有意识地创造优秀的群体规范,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强群体凝聚力。此外,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群体成员的不同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都会影响群体的凝聚力。
(2)凝聚力的作用
①满意度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可以得到更大的满足。他们认为作为群体的一员很值得,也很愿意参加群体的活动,并忠诚于群体。凝聚力也使得成员们更加遵守群体规范。 ②沟通
高凝聚力群体中的成员比低凝聚力群体中的成员沟通的机会要多得多。因为凝聚力高的群体成员间往往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互相之间愿意交流,因此有更多的沟通机会。这样的沟通又反过来加深了相互关系和了解的程度,促进了凝聚力的增加。
③生产率
决定凝聚力对生产率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二者相一致,则高凝聚力群体会做出高绩效; 如果二者相违背,则高凝聚力群体会做出低绩效。总的来说,高凝聚力群体比低凝聚力群体更倾向于维护他们的目标。
④群体意识
凝聚力高的群体容易形成群体意识。在凝聚力过强的群体中,是不能容忍异议的。对这样的群体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大家一致,而不是做出高绩效。群体意识的另一个表现为高凝聚力群体成员一致对外。凝聚力使得群体成员产生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成员们对外界的敌视和排斥。
2. 什么是冲突? 冲突与竟争有什么不同?
【答案】(1)冲突的定义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后。冲突的产生不仅会使个体体验到一种过分紧张的情绪,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群体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2)冲突和竟争不同
①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
②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
如果双方都能从他们的竞争结果中获益,那么竞争就不大可能变为冲突。实质上,竞争和冲突的区别在于一方所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影另一方目标的实现。这种区别表明,要想防止竞争演化为冲突,有效的管理策略是消除共同介入的机会。
二、简答题
3. 哪些因素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答案】很多个人、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其中基因、人格、健康状况、金钱、社会支持、文化是较为常见的影响因素。
(1)基因
有的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是由人们的基因决定的。
(2)人格
有的研究者认为,人格对主观幸福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不同人格特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机制是不同的。
(3)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被认为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采用自我评价的方式来测量健康状况时,健康和幸福感有较强的相关。但是,如果采用医生客观评价的结果,这种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减弱了。
(4)金钱
一些研究似乎支持收入的增加会提升幸福感,但总结认为,幸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随着期望的上升而下降。
(5)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研究表明,朋友、同事、配偶、父母的支持,以及个体的团体参与程度能增加个体的积极情感,而缺乏朋友、配偶和父母支持,以及遇到烦恼时不懂得利用社会支持的个体会产生较多的消极情感。
(6)文化
文化对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的影响。个体对自己的幸福感做出判断时,无法避免地会带上文化(价值观)的烙印,而且不同的文化对其判断的影响是不同的。
4. 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有哪些?
【答案】组织文化建设,是指组织领导者有意识地倡导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的过程。组织文化建设一般有三个步骤,即文化盘点、文化设计、文化实施。
(1)文化盘点(文化诊断)
①文化盘点的目的。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把组织目前现实存在的文化—搞清—组织的上层在想什么,组织的中层在想什么,基层员工在想什么,他们对组织目标的认同程度如何,他们对现存文化的看法和态度如何,员工的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如何,组织信任的程度如何,团队合作现状如何,人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得如何,各层人员对组织的经营管理理念认同度如何,客户满意度如何,组织的社会形象如何等。
②文化盘点的方法。主要有访谈、座谈、问卷调查和典型案例解剖等。
③调查主体
a. 由组织内部人进行盘点。优点是了解情况,缺点是受人际关系所累,以及存在诸多顾虑和心理障碍。
b. 请“外脑”来进行盘点。优点是比较客观,没有利害关系,因此被调查者没有顾虑和心理障碍,其缺点是对情况不熟悉,受“外脑”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④文化盘点的成果。是“组织文化现状调研报告”。
(2)文化设计
①文化设计的仃务。是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兼顾组织历史传统和现实文化,设汁出其目标文化—包括观念层、制度层、器物层的完整的组织文化体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