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538 组织行为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小集团思想”自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贾尼斯详细地研究了集体讨论过程中可能产生失误这个问题。他分析了各种政治和军事决策,发现了“小集团思想”的现象。

(1)“小集团思想”的定义

“小集团思想,’,又称“群体思维”,是指“参与一个统一群体中的人们的一种思想作风,在这个群体中,认为追求思想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这一群体的成员认为,保持群体的统一、创造和谐的气氛有特殊意义。由于把这样的目的摆在首位,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使决策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2)群体思维的特点

①顺从性思维

在这种群体中顺从作风占主导地位。如果某一群体成员不接受领袖人物或多数人的意见,会受到孤立、嘲笑或排斥。在这种条件下即使群体成员对采取的决策有怀疑也不敢公开发表意见。因此,“小集团思想”会造成一批俯首帖耳的顺从者。

②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在具有“小集团思想”的群体中,其成员往往会封锁怀疑群体决策正确性的信息,尤其是对群体领导人封锁这种信息。这样,会严重影响群体决策的质量。

③盲目乐观情绪

在这种群体中往往过高估计成功的概率,过低估计失败的概率,认为本群体的决策一定会成功,其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④相信群体无所不能

这种群体的成员往往认为,一切都决定于他们的行动,过高估计自己拥有的物质手段、自己的组织和专长,而对外部条件、敌方力量估计过低。

⑤首创精神的假象

这种群体认为自己在解决经济或政治问题生具有首创精神,人们或社会组织的命运取决于它的决策。而实际上,这种信念只小过是一种假象。

总之,“小集团思想”一方面会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成员的自我满意感; 另一方面却会降低决策的质量,使群体决策的效果比个人决策的效果更差。

2. 冲突的来源有哪些?

【答案】冲突的来源有三方面:沟通因素、结构因素和个体行为因素。

(1)沟通因素

管理者们把大多数冲突归因于组织沟通不良。完善的沟通可以使受讯者能把发讯者的信息理解得毫无差错。但这样的完善沟通几乎没有。由于这一缺憾,在沟通过程中有许多误解的时候。虽然由不成功的沟通引起的冲突不同于本质上对立的冲突,但它仍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2)结构因素

①规模。组织规模越大,冲突也越大。原因可能是规模越大,分工越多,层次越多,因此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越易歪曲。

②参与。当下级参与程度越高,冲突水平也越高。原因可能是参与越多,个体差异也越大。而且,仅仅参与决策并不等于所提建议必被采纳。如建议不被采纳,下级无权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由于扩大参与所引起的冲突并非都是有害的,如果这种冲突可以增加群体的绩效,则应该鼓励冲突的存在。

③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

冲突的一个经常的来源是组织中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之间的矛盾。直线机构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核心活动。参谋机构的工作是辅助直线机构的。由于直线机构和参谋机构的职能不同,日标不同,成员的价值观和背景不同,因此它们之间常有冲突。

④奖酬制度

奖酬制度一方多得报酬必然使得另一方少得报酬,就很容易引起冲突。这种冲突可以出现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也可以出现在组织之间。

⑤资源相依性

在使用组织的资源上,群体之间往往发生冲突。如果有足够的奖金和其他资源,冲突不会产生。但组织往往又不能有如此丰富的资源。因此,各群体之间为了资源的分配往往产生冲突,导致协作的不良。

⑥权力

组织中权力的分布也是冲突的来源。如果一个群体感到自己的权力过小,而另一个群体权力过大,它可能会对现状提出挑战。

(3)个人行为因素

个人之间的差异也是冲突的来源。一些人的价值观或知觉方式可能导致与他人的冲突。无论独断专行还是自卑的人,都因感到需要“自我防卫”而主动与他人发生冲突。

二、简答题

3. “水平一垂直个体主义”和“水平一垂直集体主义”的概念如何区分?

【答案】在不同的国际和地区,个体主义在竞争程度上存在不同,集体主义在平等意识上存在差异。蔡安迪斯针对这一点,又提出了“水平一垂直个体主义”和“水平一垂直集体主义”的概念。

(1)水平一垂直个体主义

①水平个体主义是指该文化中的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他们并不在乎自己是否比别人得到的更多,并小追求自己高于别人;

②垂直个体主义者不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且要求自己好过他人。

(2)水平一垂直集体主义

①水平集体主义指该文化中的个体追求群体利益的最大化,但并不太关心自己的群体是否高过其他群体;

②垂直集体主义者既关心内群体利益的最大化,追求自己的群体好过他人的群体。

4. 什么是气质? 气质的分类及其特点有哪些?

【答案】(1)气质的内涵

气质是指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这一定义有如下几层意思:

①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的某些特点随着遗传与生俱来,使得气质比能力与性格更受制于生理组织因素。

②气质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过程的速度、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等。

气质作为决定人的心理活动方面的自然属性,使每个人增加f 独特的色彩。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各有其长短。

(2)气质的分类及其特点

人体内的四种体液即血液、豁液、黄胆汁和黑胆汁的含量决定了人的气质,这四种体液含量多的人依次形成了多血质、豁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

①多血质特征

a. 情绪兴奋性高,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心境变化快但强度不大,稳定性差。

b. 活泼好动,富于生气,灵活性强。

c. 乐观亲切,善交往,浮躁轻率,缺乏耐力和毅力。

d 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

e. 外倾性较强。

②茹液质特征

a. 情绪兴奋性和小随意反应性都较低,沉着冷静,情绪稳定,深思远虑,思维言语动作迟缓。 b. 交际适度,内心很少外露,坚毅执拗,淡漠,自制力强。

c. 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

d. 内倾性明显。

③胆汁质特征

a. 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心境变化剧烈,抑制能力较差。

b. 易于冲动,热情直率,不够灵活。

c. 精力旺盛,动作迅猛,性情暴躁,脾气倔强,容易粗心大意。

d. 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

e. 外倾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