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系679社会学原理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相关物

【答案】社会相关物即与社会本质因素相关的体制和现实作用领域。滕尼斯指出,一切与社会本质相关的体制及其他作用领域,都被理解为社会相关物。从中也可以看出或更多是公社特性或更多是社会特性,以及某种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过渡。通过对社会相关物的分析,滕尼斯将“公社”和“社会”两种基本类型的分析更加具体化了。

2. 具体社会学

【答案】具体社会学的任务是进行社会的经验研究。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社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检验和发展专门社会学理论,并为论证和阐迷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事实根据。

苏联社会学界曾近进行了大量的、内容广泛的具体社会学研究: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个性的发展,从社会规划、管理和预测到城市、乡村的具体建设,从制定人口政策到社会移民、劳动力流动,从严格劳动纪律、提高生产效率到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科学组织等问题,都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于段方面不断改进和完善。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是,注意社会学工作者内部的分工,加强同其他学科的合作,发展横向联系。

3. 机械闭结

【答案】机械团结,是这样一种社会联结纽带:它违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人们可以在原始社会或传统农村社区中发现这种团结的典型表现。以机械团结为纽带的社会中,由于分工不发达,人们的活动、经历和生活方式大体相同,成员之间的同质性程度很高。这种同质性不仅表现在物质活动方面,而且也表现在精神活动方面。这些共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规范以及道德情感总和起来形成一种被称为集体意识的强大力量,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础,维持着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成员之间有着强烈的集体归属感。

4. 角色距离

【答案】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对此,我称之为角色距离。角色距离的研究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更进一步说,只有当某种角色不仅适合一个人承担,而且对他具有某种“挑战”意味时,这个人才可能充分施展其才能,达到“进入角色”的程度。

5. 精英

【答案】精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英指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突出成绩或冒尖的人,无论所干的事情是好是坏,只要他在本行业内出类拔萃或创了纪录,帕累托就将其划为精英行列; 狭义的精英是指少数统治者,他们制定政府的政策,作出重大决定。

6. 社会唯名派

【答案】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是指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唯名沦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 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7. 文化丛

【答案】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例如,迎宾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丛,这个文化丛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诸如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等。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从,也不能发挥作用。

8. 后现代性

【答案】后现代出现在现代之后,但这并不意味着后现代与现代纯粹是时间上的顺序关系; 后现代是指与现代判然有别的一个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新时代,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后现代就完全是现代的终结者。实际上,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更是一种批判性的关联,是对现代性及其后果的激进反思。

9. 法理型统治

【答案】法理型统治,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上的统治类型,即任何一项法律都是以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或两者兼而有之)为目标制定出来的,并努力加以贯彻,包括强迫使之得以实施。这种法理型统治可以采取各种极不相同的形式,“科层制”是其中最纯粹的形式。

10.综合哲学

【答案】综合哲学,就是指斯宾塞的哲学体系,社会学概念就是在他的综合哲学的框架内制定出来的。斯宾塞无所不包的进化论思想,由此被称作万能进化论,是斯宾塞综合哲学理论的杠杆。斯宾塞综合哲学的基本原则在他的《基本原理》中得到详尽的论述。在斯宾塞看来,物质处于永恒的和无休止的运动之中,且遵循着如因果关系等一般规律。进化所反映的是物质从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从不确定性向确定性、从没有联系向建立联系方向发展。

二、简答题

11.简述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问题。

【答案】(1)在现实世界中,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对等的,社会学家充分意识到一个建立在权力和权威基础上的分层体系。

霍曼斯用最小利益原则来解释权力和权威的起源,即在持续的社会情景中,得到最小利益的人最有可能为合作指定条件。霍曼斯认为,由十」部分人掌握着一些为他人急需的特殊的资源,因而被给予较高的地位,社会分层体系由此形成。

(2)公平性标准

①行动者过去的经验。

在同类行动中,一个人总是以过去成功地从事这一行动时的成本与报酬、投资和利润的比例为尺度来衡量眼前或将来的行动,并根据个人投资的增加而提高标准。如果在眼前或将来的行动中,报酬和利润比过去下降了,行动者就会觉得不公平。比如,一对夫妻在结婚前,男方经常给女方买花,而结婚后不再送花,女方就会觉得男方不浪漫了,不爱她了。

②行动者认同的比较群体。

人们在交换中,通常还要把自己的所得与自己认为相类似的人比较,而较少与和自己比较疏远的不太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比如,教师通常和其他院校的教师进行待遇比较,如果有差别,就会认为不公平,哪怕与其他阶层差距更人,他们也不会用来做第一比较群体。

12.为什么社会学中心由欧洲移向美国?

【答案】社会学中心由欧洲移向美国是有一个过程的:

(1)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问题增多,年轻的美国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力量去创造自己的学说,届时斯宾塞社会学说传人美国,开始了社会学由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对把社会学山欧洲介绍到美国并使之成为美国大学里广为传授的一门学科作出了贡献。他们是开创美国社会学的第一代社会学家。这些人是:萨姆纳、沃德、斯莫尔和吉丁斯。

(3)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行为的有效性,以成功的经验作为人们行动的榜样。相形之下,来自欧洲的社会学理论显得过于空泛,不符合当时美国人的胃口。于是,在实用主义哲学支配下开始了美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运动。

可以说,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至美国的转移,也是一个由宏观向微观的转换过程。

13.怎样理解霍曼斯关于小群体行为结构的理论观点及其研究方法?

【答案】(1)霍曼斯关于小群体行为结构的理论观点

①活动、互动、情感,这三个概念是霍曼斯分析小群体行为结构的基本概念。

a. 活动是指在具体的经验层面上的实际行为,只要研究人类行为群体,其目光都必须从这种可观察的经验活动开始;

b. 互动是指发出刺激或接受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它明显地表现出群体成员在活动中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