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为了保证法律目标的实现,法律语言有着严谨、准确、客观的文体特点;但对法律英语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法律语言中也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这些模糊语言的存在表面看似背离法律的内在规范性,但实则另有深意,而其对法律翻译工作的影响也不可小视。目前,我国对法律模糊语言翻译的研究虽然已有一定规模,但大多仅通过只言片语分析法律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翻译;而在实践中,由于中国境内适用的法律大部分为中国法律(本文对国际法不作讨论),汉英法律翻译更具有实用价值,中文法律的英译本较之英文法律的汉译本也更具有权威性和研究价值。本论文在模糊语言理论的基础上对官方法律文本中的模糊语言翻译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试图探究翻译法律模糊语言的规律和方法。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动机、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第二部分区分了模糊语言学中常被混淆的模糊与歧义两个概念,综述了国内外与模糊语言学、法律翻译相关的研究;第三部分归纳分析了三部基本法律中的模糊语言的类型和特点;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建立的架构下研究了三部基本法律中模糊语言的翻译方式和原因;第五部分对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翻译法律模糊语言的三条原则,分析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