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杰克•伦敦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发表于1909年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也是其杰出的代表作。杰克•伦敦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一个 “改革的时代”,而且美国社会当时正在发生剧烈的变革。美国国内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度繁荣带来了文化、宗教以及美国社会的混乱和不正常状态。在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中,通过主人公马丁•伊登的经历,作者深刻剖析并探索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人生的意义所在。存在主义是兴盛于20世纪的一场哲学和思想领域的运动。它所要探索的是人的生存本质、孤独感和虚无感并最终探索人的生存意义。本篇论文试图以撒特和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理论中关于自由选择、个性、抗争以及荒谬、异化和死亡的具体理论来解读《马丁•伊登》这部有诸多争议的作品,旨在说明作者是如何通过主人公马丁•伊登来探索在特定生存条件下人的生存意义的。正如当代杰克•伦敦的著名研究者萨姆•巴斯克特所言,“《马丁•伊登》之所以大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不是他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交界时期的美国社会,而是它写了一个企图弄清自己生存意义的人。” 在这部小说中,马丁•伊登体现了在特定环境中人的生存状况以及对人生存意义的思索,这一点也正是诸多存在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由此表明,杰克•伦敦虽然和存在主义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但是他们对生存问题的关注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杰克•伦敦是一位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杰克•伦敦预言了其后的存在主义时代的诞生。